很简单,就是等!
等南边袁绍和曹操初战的结果!
只要那个消息一传来,袁军必定会动摇军心。
到时候他再散布一些留言,袁尚必定会方寸大乱,恐怕就坐不住了。
到那时,就是他一鼓作气拿下沮阳和居庸关的好时机!
在公孙续攻略幽州的时候,在黄河两岸的袁绍和曹操可没有闲着。
二月,袁绍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
他首先派大将淳于琼、颜良和谋士郭图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
但袁绍想要渡河,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曹操这种部署,可以说是相当明智的!
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
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
所以曹操看似处于被动,实则进退有度,能够比袁绍更好的做出灵活的变动,出其不意。
袁绍让颜良率先渡河,连战连捷,将刘延围困在了白马,白马的刘延只剩下两千兵马,跟曹操都告急了无数次。
曹操决定亲自率领出兵白马,以解白马之围!
这时候,荀攸出来为曹操献策。
告诉曹操现在袁绍就是为了逼迫曹操的大军出来,然后率领大军直接曹军主力决战。
袁绍兵多,如果被袁军主力找到曹操的主力,那绝对不可能是袁绍的对手。
便建议曹操声东击西,分散期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先引兵先到延津,佯装渡河去袭击袁绍后方。
袁绍不知是计,果然派出大量的军队前往延津应战。
在袁绍做出这些决定之前,沮授曾力劝袁绍,说颜良只有一夫之勇,没有统兵的能力,让袁绍更换主将。
但袁绍没有听从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祁阳丶 作品《三国:签到大雪龙骑,开局截甄姬》44、袁曹初战!颜良被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