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记者没有想到,这其中竟然是有这样的内幕。
同时暗自感慨,秦元清简直是创造财富小能手,两个实验室建立一年,就靠着研发搞出来的专利,创造了过百亿财富。
“秦院士您好,关于这种模式,您有什么看法?”有记者采访秦元清,相比起顾院长这样的老头子,秦元清无疑更受媒体喜欢,而且也更有新闻热度。
“我觉得学校科研机构,应该尝试着各种改革方法,科研经费不能总指望着国家拨款,靠着国家拨款,大部分学校科研人员收入都并不高,我是年轻人,我一直认为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人员值得获得一份不错的薪酬。”秦元清说道:“汽车研究院建成后,薪酬将与实验室等同,也将按期接受相应考核,按照企业形式运行,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秦元清是乐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但是可不会只提高而不会有其他手段,不然的话,已经习惯高校生活的人,整天浑水摸鱼都能摸死你。工资是小事,但是造成的影响就很不好,谁愿意自己辛辛苦苦搞科研,拿到手的钱与一个整天好吃懒做的人一样多。
当初的大锅饭无法继续,就是因为你干得再好得到的和其他人不干的是一样的。
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西方的一些管理模式确实有着可取之处,在每个人的自觉性没有那么高的时候,一些监管措施是免不了的。
学校与个人以合作方式建立研究院,这还是华夏这么多年来首次,可以说是首创,学校是华夏最高学府之一,而个人本身就是学校教授,还是个名气极大,所造成的影响是极大的。
协议一签订,顿时各方纷纷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看法,有持支持的,有持反对的,有的持观望的,不一而足。就是央视四套晚上的国际观察节目,也专门进行一个专题报告,邀请了八个名校的教授进行讨论,结果讨论着讨论着就火气越来越大,竟是直播的时候吵了起来。
国家并没有出声表达态度,显然是打着试验的注意,教育改革,一直是国家头疼的一方面。
任何改革,只要是可控的,国家都是乐意尝试的。
而秦元清接受采访所说的,在水木大学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大家都被汽车研究院的薪酬等同实验室薪酬的说法给吸引了,在水木大学,谁不知道秦元清的实验室工资高,那些一个个博士生年薪百万,可不知道让多少教授羡慕着。
一些原本对秦元清有意见、发牢骚的人,顿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