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族长认可文呈的一些做派、支持文呈拥兵自重的想法。
二是给文呈详细介绍了一下,文家近几代先祖们的人生轨迹;族里子弟的分布等等。这些事情,以前族长对文呈,是绝不会提及的。
三就是让文呈,尽力帮助老君山的旁支、帮助眼前这位同族兄长;在开设钱庄事宜上,多与“廖记金铺”的掌柜、吴直族叔商议,切勿同室操戈!
族长开口要求族内之人,去办什么事情,并不需要恳求…
只需要直接下令便可!
否则……否则那后果,立马就能够让你,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变成“狗不理”;
这种后果,不是谁都能承担得起的。
——原来,这廖记金铺掌柜吴直,还是自己的族叔?
难怪他见到文呈这位官吏,却并不行礼。
看到此处,惊的文呈赶紧起身,向吴直行了子侄辈之礼。
吴直呵呵一笑:“呈贤侄无需多礼,文武皆一家。
改姓‘吴’,是谐音‘武’;吾等吴姓文家后人,自然是出身于老君山,武氏旁支矣!
只是当年呈侄年幼,族内些许事情,不便告知贤侄罢了!
吾替族内打理县城产业。
那金铺乃是犍为郡太守府,某权贵之人、伙同益州刺史府内几名幕僚、督邮等人,加之汉安县寺之内数人,联手创办。
其分店,遍及益州
我们文家,在其中只有极少的股本。
听闻贤侄也要开办钱庄,吾便过来看看,贤侄可有甚事情,需要我这个老头子帮衬之处?”
文呈赶紧谢过族叔;
随即,看向自己的便宜族兄吴森:“大兄,不知你来寻我,是否有难处?尽管道来便是。呈,自当竭力相助!”
文呈并不喜欢胡乱许诺,尤其是自己尚不了解的事情。更是厌恶,不论情况如何、便事先一口应承下来的做法。
家族内部紧密团结、一致对外,是我们先辈们,在农耕时代一种“抱团取暖、共同抵御未知风险”的必然做派。
族内会扶持子弟们读书识字、动用族里的人脉、钱粮,供养有潜质的子弟,使他能够出人头地;
反过来,族内子弟有了出息之后,必定要回报家族;
这个是不容你选择的。
~~~~
族兄吴森告知文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