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嬷嬷的心思转了九转十八弯,终于料定,这个错不能认,否则以皇帝的脾性,反手扣她一个欺君,不在话下。
她定了定心神,赶紧赔笑道:“确实太后赐的。太后说,奴婢今日做得不对,办事又不周全,怕礼数不周,又让皇上着恼,便将这些礼品赐给奴婢,权当是奴婢赔罪了。”
皇帝看着她,冷笑一声。
周嬷嬷不知何意,心里头一阵发毛,这是圆过去来,还是没圆过去?
片刻,皇帝才道:“原来如此。”
周嬷嬷心头一松。
“只是”他忽而又道,周嬷嬷的心又提了起来。
“今日之事,嬷嬷是该警醒。嬷嬷是宫里头的老人,又伺候在太后身边,下头多少人看着,若照样学样,个个都成了嬷嬷一般的刁奴,朕这皇宫还能看么?治家治成这样,遑论治国?传出去,被人笑话的是朕。”
这帽子越扣越重,周嬷嬷径直大呼:“奴婢万死,求皇上饶了奴婢这一回!”
皇帝却将茶杯在案上一放,道:“这是第几回了?犯了错就知道求死,但决计不思悔改。朕说刁奴,可有一字冤枉?嬷嬷今日到永明宫来,开口就是要打板子,二三十下去,难免要死个人。敢在永明宫动刑,嬷嬷还是头一人,莫非以为,朕决计不会计较到嬷嬷身上?”
周嬷嬷面色煞白,哭天抢地求饶。
月夕看的出周嬷嬷是真的害怕,趴在地上,一个劲地发抖,早上的威风早不见了踪影。
“皇上皇上!”她哭着说,“皇上是奴婢看着长大的,奴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上说的错处,奴婢一个个地改回来!求皇上饶奴婢一命!”
见皇帝不理会,她又转向月夕,一个劲磕头:“晏女史!今日之事,是奴婢胆大妄为,是奴婢罪该万死,求女史仁德为怀,饶了奴婢吧!”
月夕知道,这讨饶,是皇帝给自己留的。
如今周嬷嬷也跪也跪了,罪也告了,该是她当好人的时候了。
老狐狸。她想,当皇帝的果然不是善茬。
她向皇帝劝道:“皇上,周嬷嬷今日之事虽不妥,可她既然已经知罪,又亲自过来赔罪,可见是心诚的。常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周嬷嬷毕竟是宫里的老人,又在太后身边伺候,不看僧面看佛面,皇上就扰了她这一回吧。”
得了这话,周嬷嬷忙继续向皇帝求饶。
皇帝看月夕一眼,又看看周嬷嬷,少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