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朕决议成立科学院,大明帝国学院为军舰项目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王骥、张瑛、郭璡和周忱四人,授予院士称号,终生享受朝廷津贴。”
这是在文武大臣面前赐给他们荣誉,与之前少数几个人,皇上赐恩还不一样,是对他们的重视与肯定。
王骥等人跪在地上,已是涕泪纵横,青史留名,名震天下,也就在今天了。
朱高燨笑道,“不必怀疑,你们有这个能力,你们四人还有你们的团队,乃是我大明的栋梁。你们的团队中,将名单报上来,院士以下是教授,教授之下是副教授,之后是助教讲师,一级一级评定,这将是我大明的科研人员评级体系。针对从大明帝国学院毕业后的科研人员进行评级。”
这就是国策。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马三宝也趁机道,“皇上,属下有个想法!”
朱棣知道乃是针对工匠们的能力评定的事,他配合地道,“讲,只要有道理,朕将应允!”
马三宝看向那些低进了尘埃里的工匠们,声音低沉,缓缓地道,“属下以为,时过境迁,今日支撑起我大明江山的,不仅仅是那些士人与农民,还有工匠们,不论是汽车、驰道、铁轨、热电厂、装甲车还是今日的军舰,都有他们的功劳,属下想为他们求一道恩典,求皇上恩准!”
所有的工匠们惊愕得抬起头来,一瞬间,他们的眼里都有了光,汇聚成一道光线,比最炽烈的阳光还要耀眼。
“讲!”
朱棣环视一圈,这一刻,所有的文臣武将们即便想反对,面对朱棣脚下的军舰,他们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他们都很清楚,站在工匠们身后的乃是四殿下。
“属下请求吏部和工部联合给这些工匠们颁发等级证书,一来方便管理,二来刺激他们精益求精,获得更高的等级证书,便于用人机构用人,也便于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有更好的判断,追求更加卓越的能力。”
而实际上,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朝廷承认他们的身份和价值。
谁都不是傻子,明白了这是一件于朝廷,于工匠们都互利的事。
朱棣不得不承认他的小儿子做事非常变通,听起来是为朝廷着想,可真实的好处,也落在了工匠们的身上,他问蹇义和宋礼,“你们觉得如何?”
蹇义和宋礼对视一眼,两人均道,“臣以为甚好!”
谁能想到,昔日最低等的匠户,也有翻身为人上人的时候,将来手里拿着一份朝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月长江 作品《大明:我,朱棣第四子》第267章 大明军舰,海上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