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生擒乃儿不花,晋王空手而归,只说燕军的火器,是何等厉害!“
黄子澄道,“固然有李景隆不争气,可气运在当今皇上那边,也是不争的事实。”
齐泰等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九龙护体一事,若说,九龙护体尚且还有一些谣言造势的嫌疑的话,那么燕王登上皇位之后,颁布的政令,要求文武百官效忠百姓,效忠大明,效忠脚下这片土地的圣旨,就不得不耐人寻味了。
“你想说什么?”方孝孺警惕地道。
黄子澄道,“我在想,从古至今的帝王们,又有几个人把老百姓放在眼里?又有几个帝王说不需要臣子们,老百姓们效忠,我在想,或许,当今圣上才是了不起的帝王。”
“滚!”方孝孺怒道,“你们忘了建文帝是如何厚待你们,如何对你们言听计从了吗?你们竟然做出如此背主之事,难道不怕史笔如铁?”
黄子澄根本不把方孝孺的态度放在眼里,他悠悠地道,“史笔?史书不都是人写的吗?眼下,朝廷正在搞竞聘上岗,自己看中了什么岗位,觉得可行,就可以去竞争,双向选择。比起以前,四处钻营,碰壁,一门心思想要得到上级的赞赏好爬上去,岂不是要好多了?”
“不错,这才是正儿八经地给人一个做事的环境!”齐泰道。
“任何人都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这么想,你我不行!”方孝孺道,“你们别忘了,当初是谁赏识你们,是谁信任你们,最后,又是谁辜负了谁?”
“方大人,不是你们,而是我们!”齐泰很不给情面地纠正他。
昔日,一起在朱允炆跟前非常有地位,令朱允炆对他们言听计从的三个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还会有今日,那时候,三人谁想到的不是将来上名臣传?
哪怕是到了最后时刻,想到难免一死,史书上也会轰轰烈烈地记下他们为了建文帝,与朱棣誓死对抗的事迹,将来的后人们说起他们,至少会被他们的这份忠诚感动。
但眼下,他们面临的局面只有尴尬。
纪纲将齐泰和黄子澄回京的消息告诉了朱棣,他非常不解,为何到现在,建文帝的这些忠臣们,都不能被抓起来,投入诏狱?
纪纲知道这些都是朱高燨的意见,若非朱高燨乃是皇上的亲生儿子,他真的要怀疑,朱高燨是不是站在建文帝这一边。
“皇上,当初要不是齐泰和黄子澄一天到晚在建文帝跟前进谗言,要削藩,建文帝也不会下削藩的旨意,依臣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月长江 作品《大明:我,朱棣第四子》第153章 齐泰来竞聘兵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