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丽清歌道,其实整个夏州都还好。我离开时敦裕正好在过丰收节,到处炮仗声响,一地都是红纸。其实夏州南部今年的收成还不错。
咦?贺灵川不解,赵盼兵败,夏州竟然无恙?
郦清歌眨了眨眼:谁告诉你说,赵盼兵败?
贺灵川更奇怪了:我去过宝树国,听那里的官员提到年赞礼取得了邯河大捷,此后就担心不已。年赞礼胜了,岂非就是对面的赵盼败了?
哦?贝迦国认为是年赞礼胜了?丽清歌收起笑容,一字一句,那么此役的吊诡之处在于,赵盼赵将军和令尊,也向大鸢国都递送了邯河捷报!
递捷报?贺灵川失声道,年赞礼水淹赵盼大军三万人,怎么会是赵将军递捷报?
损失是惨重了些,可赵将军完成王上交代的任务了呀!丽清歌抬腕,亲自给他斟了杯酒,拒敌于北。所以,王上的嘉奖应该已经发下来了吧?
拒敌于北?贺灵川回想宝树王国那两名官员所言,仿佛真的没提到年赞礼的大军有没有继续挥师南下,浔州人没往南打?
没呢,他们也打不了。丽清歌摇头,赵盼大军损伤三万人,浔州军队也没好多少,同样被大水吞掉过半,年赞礼自己还病倒了。据说大水刚过,令尊和赵将军就聚兵追击,追了浔州军几十里路,这才敢写捷报上去。
是役之后,浔州人也无力南下,守邯河守了两个月。因我军常去滋扰争夺,邯河又常发大水,补给不便,他们最后又退回了北岸去。
所以战线又推回邯河大战之前?贺灵川喃喃道,也就是说,除了两边死伤六万多人,疆界没有任何变化?
听到这么个结果,他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