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向来是有主意的,嫁给太原人令狐炆都有三年了,日子过得是清寒了些,你做了并州刺史,也好过帮帮她夫妻两个。”
王晨也都一一答应,自己的长姐王菁在三年前嫁给了落第书生令狐炆,令狐家族虽然也是出了名的文人世家,可就是贫苦了些。
至于自己的小妹,那是一直与叔父王允一家生活在一起,也是知书达礼,对自己这个大哥很是敬重,她也是订了婚约的。
裴羲眼神望着周围,看着没有一个人影,方才郑重的问道:“晨儿,你与舅舅说句心里话,你对大汉是否有忠心?”
“舅舅何出此言?”王晨愣了一下,看着裴羲如此严肃的神色,他也只是苦笑一声道:“舅舅,我只能告诉你,若是汉室可扶,我愿作良臣贤相,若是大汉已不可扶,我只得做周武王。”
“也罢。”裴羲叹了口气:“你这孩子自小就心眼多,舅父也不多说什么,只是你用鲜卑人为军队的事情怕是瞒不住了,若是传出去,也不大好听。”
看着王晨,裴羲吩咐道:“婉儿许了人家,是河内司马氏的大公子,明年初完婚,这河东是四战之地,舅父替你守着,若是有朝一日你欲问鼎中原,我带河东三族投于麾下。”
“舅父。”王晨眼睛湿润,只见裴羲又笑道:“走,午饭已经备下,吃了饭你还要赶路,此去晋阳你不可大意。”
……
且说王允出狱之后,听说自己又得了个雁门郡守,便让家中的子女都去晋阳,那里毕竟是太原王氏的根,而且王晨也在那里。
“子师兄,你真的不要我与你共赴雁门?”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身边正是王允,似乎苍老了许多。
王允也是微微一笑道:“公台,我知你有大才,与我一起去雁门岂不是负了才能?我那年幼无知的侄儿初任刺史,并州本就是乱武之地,我希望你能够助他一臂之力。”
“子师兄放心,你那侄儿本领不小,我也有意愿前往晋阳一观,若是他值得我投效,我卖与他又怎样?”
两人相谈之后,这中年文士骑马而走,朝着晋阳县奔去,而王允也在护卫的驾车下赶赴雁门郡。
至于雁门地方,王晨的军队都赶去了晋阳,留下步度根与莫护跋的五千苍狼骑驻守雁门,协助王允治理雁门。
抵达晋阳的戏志才已经将并州九郡的资料调查清楚,五原郡守郭鸿,是太尉郭禧之子,今年已经年近五十岁,而且是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