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王极不情愿把王宵抬上提刑使的高位,这只会自找麻烦,可是他也清楚,如果王宵的要求不满足,必然会不依不饶的弹劾龙虎山、青城与崆峒,真要惹得三派发怒,更是天大的麻烦。
而朝廷的封赏已经给了,断然没有撤销的道理,不然朝廷的威严何在?
不论朝廷掌权的是哪些人,他的最终目地是什么,都清楚朝令夕改的恶劣后果,不可能自己砸自己的锅。
因此王宵拿三派掌门说事,确实是把枪顶在了朝廷的命门上,如果不能和王宵达成协议,把折子撤了,极有可能引来朝野间的分裂。
而所谓的解决不了问题,难道还解决不了你?这套对王宵不适用,要是能把王宵解决,早解决了,哪会容他跳这么高?
这一切的起因,只是武恺突发其想给张汉穆、何少冲与袁师道三人追谥,结果被王宵抓住,大作文章。
北静王暗道了声忍,他在等南安王班师回朝,随即不甘心的挥了挥手:“罢了,罢了,请皇太后降旨罢!”
张成琳点头道:“王大人先回提刑司,明日一早,会有朝廷的旨意下来。”
“下官告辞了。”
王宵拱了拱手,正要提步。
高明却是道:“王大人可是忘了取走什么?”
“瞧下官,来了内阁,见几位大人威仪堂堂,心慌意乱之下,差点忘了正事!”
王宵猛一拍脑门,取了那份弹劾三派的折子,才转身离去。
其实折子取不取无关紧要,主要是表达一个态度,也算是官场上此事了结的凭据。
屋里,安静下来,王子腾与北静王面色阴沉,张成琳、武恺与高明心里也憋屈,没有丝毫打了胜仗的喜悦。
“哎~~”
好一会儿,五人相视一眼,各自叹了口气。
次日,宫中有旨意,任王宵为提刑使,但是玄悲的副使领司事提都没提,王宵顿时脸一沉,这是临到最后一刻,还在挑拨离间啊。
不过玄悲反是如释重负的样子,他清楚由他当副职,宗枯多半不服,只是碍于王宵的面子不提罢了,日后少不得波折。
毕竟他的实力,不比周嘉正与宗枯强,修行界还是实力为尊,于是劝说王宵莫再上奏,自己领了这份情。
“真不要?”
王宵问道。
“阿弥陀佛,贫僧一心清修,对世俗之事并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