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孙儿,早就娶进门啦。
可这么好的姑娘,总不能便宜了外人,就琢磨着你们家宝玉曾未结亲,所以呀,自告奋勇,来当这个鲁仲连啦!”
“这……”
一群女人均是面面相觑,对张文墨,她们有些印象,这段日子,张文墨偶尔会和薛蟠过来,给老太太请安。
论起文才和长相,张文墨不比王宵差,而且谦躬有礼,不象王宵四处惹事,贾府还考虑过是否把三春嫁一个给张文墨。
以一个庶女嫁给有潜力的年轻人,是勋贵家族的正常操作。
可是张文墨的妹妹嫁给宝玉,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性质,宝玉是嫡次子,亲姐姐是皇太后,亲外甥是皇帝,这样的身份,张家不够看。
宝玉也焦急的很,他在金陵曾见过张文灵,依稀有些印象,确是个极美的女子,但他对黛玉仍未死心。
只是这种场合,轮不到他说话,不然丢的就是荣国府的脸。
南安太妃不经意的看了眼宝玉,语气温和的说道:“其实象我们这样的人家啊,图的就是安安稳稳,和和睦睦,只要人合适就成,门户真不重要。
更何况那张公子在兵部做事,面面俱到,上至尚书侍郎,下至郎中员外郎,无不交口称赞,就连水溶(北静王)也对他高看一眼呢,指不定若干年后,就能入阁拜相,现在趁他微末时娶了他的妹妹,未必不是福呐!”
老太太心里一沉!
南安太妃连北静王都提到了,说明婚事是北静王允许的,这就麻烦了。
以前她是说过,门户不重要,只要人好,可是现在不同了啊,她既要门户高,又要人好,还要看的顺眼,也要xxxx……
是典型的既要还要,又要也要。
只是就算想拒绝,也不能明着拒绝,否则会同时得罪南安太妃与北静王。
老太太略一沉吟,便道:“老太妃见过那姑娘,她不是苏州人士么,怎么来了京城?”
这话有两层含义。
一是您老没去过苏州,别是哄我吧?
二是就算真见过了,也是那姑娘来的京城,一个未出阁的大姑娘,父母尚在,跑那么远的路,合适么?
南安太妃不急不忙,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