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许攸毫不客气地反驳着田丰,“韩涛为何会从邯郸一路败退,皆是因为他的军粮被烧,导致军心不稳。此时他只想尽快逃离我军追击,又哪里还顾得上安排伏兵?!”
“再说了,他是选择大路败逃,沿途之上并无地势险要之处,又哪里有可以设伏之处!你在此时劝阻进军,才是贻误战机!”许攸厉声地呵斥着田丰。
“子远,韩涛诡计多端,善于用兵,我军还是应该谨慎为好!更何况我三路大军自邯郸一路追击到洛阳,舟车劳顿不说,供给线也已经拉得很长。倘若在继续进击长安,属于孤军深入,只怕会有危险。我也建议还是先暂时在洛阳驻扎,然后缓缓进兵为宜。”沮授也站出来劝阻着许攸。
“兵贵神速的道理你们不懂吗?韩涛现在节节败退,正是一鼓作气将他击溃的最好时机。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畏首畏尾,贻误战机,等到韩涛回到长安,调动各州兵马、粮草前来救援,那时我们还有获胜的机会吗?”许攸开口反驳着沮授。
“如果我军不此时追击,留在洛阳又有何意义?还不如干脆各自收兵,返回领地,效仿当年十八路联军解散一样好了!”许攸带着几分怨气地说道。
袁绍听到许攸这句话,却是微微有些动容,当年十八路诸侯联军被韩涛打败,最终不得不四散而回的景象,是他内心中一直隐隐作痛之处,这次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联盟又轻易解散。
许攸看着袁绍的表情变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刺激到了他,立即转头对袁绍说道:“主公,当日我们十八路诸侯联军,就是因为相互猜疑、犹豫,贻误了太多战机,才导致董卓、韩涛得以全身而退,最终让韩涛发展壮大,有了今日之势。难道您还要错失战机,让这一幕在重演一次吗?!”
袁绍听到这里,心情更加波动,他当然不想错过复仇的机会,现在有机会可以一雪前耻,他是绝对不想错过的。
但田丰和沮授提出的疑虑也让他的心里有了几分顾虑,他迟疑了片刻,转头看向诸葛亮和郭嘉:“孔明、奉孝二位先生,你们意下如何?”
郭嘉首先回应道:“子远先生提出追击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韩涛这次一败涂地,肯定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处于极度的慌乱之中,此时追击的确是有胜算。但元皓先生的担心也有他的道理,至于如何裁决,还是得盟主自行决定!”
郭嘉何等聪明,他才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说那种担责任的话,两边的意见他都给予了肯定,直接把皮球又踢回给袁绍,让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