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他们的强行要求,李文候将军又怎会去远征北地新城,最后送了性命。”
昌明和李文候的交情很好,想起李文候的死,心中就越发的不满。
“以前他们还只是贪图享受,好歹抢来的物资也能分一些给羌人,让大家可以勉强度日,可现在呢?”
“他们二人已经有了分歧,每个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每天想的都是互相排挤,争权夺利。”
“今天的局势,族长你也看到了,若不是我及时回来,将他们劝住,只怕他们早已经刀兵相见。”
“长此下去,我们羌人岂不是成了他们相互争斗的牺牲品。”
“我们最初的初衷是为了改变羌人的困境,现在却变成出了狼窝又进了火坑了!”
北宫伯玉分析着当前的局势,将对未来的担忧说了出来。
“唉!可他们毕竟是我们自己选的首领,总不能现在又把他们撤下来吧?”
昌明虽然认可北宫伯玉的说法,但也有自己的顾虑。
“他们既然是我们推上去的,现在不能为羌人谋福,当然也可以撤换了他们!”
北宫伯玉看出昌明已经活动了心思,继续煽动着他的情绪。
“就算真撤换了他们,我们还不是又回到以前的局面,还是不懂得治理城郡。”
“若是汉室派大军来围剿,我们又如何抵御,还不是又要上演十几年前的惨剧?”
昌明虽然对现状不满,但对于如何改变,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族长,若是整个金城郡都变成北地新城对待羌人的态度,让羌人可以进入工坊做工获取报酬。”
“开放市场,和羌人通商。再划分区域,给羌人自治居住。继而开垦荒地屯田,让羌人自行耕种,只将收入少量分成。”
“最后更开展羌人和汉人通婚,使羌人汉人彻底融为一家人,再无纷争,这样可好?”
北宫伯玉适时地将韩涛对待羌人的策略说了出来。
昌明听得眼睛一亮:“若真能如此,那可是万千羌人的福气……”
短暂的兴奋之后,昌明又黯然了下来:“这些也不过是想想罢了,又怎么可能实现?”
“完全可能,因为这个想法就是金城郡守韩涛自己提出的!”
到了这个时候,北宫伯玉不再有丝毫的隐瞒,直接说出了真相。
“韩涛!?”昌明惊讶地看着北宫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