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复杂的信息,因为案件已经全部交给了督察院去处理,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十几日之后的神庙祭祀,毕竟现在的大皇子根本无法起身,所以他必须找一个合适替代他位置的人来临时对整个神庙祭祀的过程有一个保护,这个人不是旁人,正是之前叶家簇拥的对象,当朝的二皇子殿下。
皇帝陛下肯定是要同意的,毕竟太子不得以军务身,而三皇子殿下尚且年幼,之前又出过那么个档子事情,肯定不能委以重任,目前可以用的人,要么是手握三军的将领秦家,要么就是二皇子殿下才能担此大任了。
事情并不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皇帝并没有非常为难,直接委命了二皇子担此大任。
这是范闲得出来的结论,也是范闲得出来的阴谋,所以他知道,皇帝陛下祭祀的当天,定然会有些事情发生,而大皇子正是保护其安全的重要环节,反而是宁才人直接用这个过去的历史来感动了范闲,既然范闲知道了一些东西,当然不可能让大皇子亲力亲为了,这事关重大,马虎不得,若是真出了事情,大皇子就是重罪!
所以既然大皇子想要以求变化之法,范闲便只好帮助于他。
当二皇子殿下威风凛凛的带着众人接管了所有神庙附近事宜的时候,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范闲无意之间给他挖了一个坑,甚至连范闲都没明白过来,就这样忽忽悠悠地又给二皇子下了一个套。
不过这一次范闲长了个心眼,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赤裸裸的暴露给皇帝陛下知道,毕竟前一日大皇子见过自己这件事情,皇帝陛下可是知道的,索性直接上文书,到了皇帝陛下的手中。
范闲要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第一件事情,就是如果皇帝想要制裁大皇子的话,那自己很可能就破坏了皇帝的计划,这样自己就成了最后的那个罪人,所以范闲即便是肆无忌惮,但是也要考虑那个让他肆无忌惮的人是否同意他继续的任意妄为,那么顾忌好皇帝老头的兴致,才是范闲需要做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自由的人,只有掌握活动范围的人才能达到绝对的自由。
第二个事情,就是范闲不能有勾结大皇子的嫌疑,毕竟他身上的权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峰值,现在的范闲可不敢随意去乱分庆国权力的蛋糕了,他已经到了进一步都要庆帝昭告全天下的地步,所以他也不能让皇帝认为他继续在贪恋权力了。
所以范闲这封信是以最快的方式到达了皇帝的桌子上。
当皇帝陛下郑重其事的打开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