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月刊》的行动速度极快,在李智投稿后的第三天,他们就寄来了《数学月刊—LIZHI猜想》的样刊。
这一期的《数学月刊》,完全由李智投稿的十篇论文组成。
清晨,和煦阳光穿透大树,在地面上映出虚弱亮斑。
莫名湖岸边的长排椅上,李智兴致勃勃的和江晓梅一起翻阅着样刊。
“有了这一期特刊,《数学月刊》也许就可以吸引国内学者注意。”江晓梅看着论文作者栏中的第三作者。
自己的名字,竟然出现在了期刊上。
她心中有点小得意。
“希望吧。”李智看着镜面般的湖面,喃喃自语。
十篇论文的出版,并不能让他心中产生丝毫兴奋感觉,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水完论文后,李智又把目光重新投向那六道千年大奖问题。
他知道LIZHI转换的提出,并不足以让他成为数学大佬。
学术界评判数学家地位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他是否获得过国际性数学大奖。
目前,数学界公认的大奖有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
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授予2至4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40岁,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目前并没有华夏数学家获得过此奖项。
1982年获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数学家陶哲轩,在获奖时,都是华裔身份。
阿贝尔奖是一项挪威设立的数学界大奖,每年颁发一次。奖金的数额大致同诺贝尔奖相近。设立此奖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项。
目前仍然没有华夏人获得过此奖项。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除了这些年华夏基础数学成绩薄弱有关外,国际学术界话语权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
思虑至此。
李智觉得要获得这两项大奖,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破解出六道千年大奖问题中的一道或者是两道。
因为破解世界级难题,将会是一个无可争议的成果。
李智把目光放在了NS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这个问题上。
NS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在流体力学界就相当于经典力学中的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它们描述的是气体和液体的运动在不同的环境里会如何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