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颠沛流离后,还是记得大汉的那一点余晖,因此来到了雒阳,希望能获得些庇护。
但谋士们高妙的筹谋,诸侯们问一问汉鼎轻重的野心,仍然将他们重新丢进了悲惨的境地里。
每天清晨都有人悄无声息地死去。
也许死在自家茅草屋里,也许死在哪堵断壁残垣下。
粮食的价格一天比一天高,渐渐有人打起了城外农户的主意,但那些农户们也早就将自己卖给了邬堡。
有人能从邬堡那里买一点粮续命,并且惶恐甚至是绝望的等待冬天的来临。
有人只能在这个丰饶的秋天慢慢饿死。
朝廷的公卿们并不只会坐视这场灾荒发生,但雒阳周围放眼望去,河内郡的百姓们自己尚为贼寇所苦,雒阳东是刚刚受过战乱的兖州,潼关以西则是一片萧瑟的无人荒地。
只有河内郡东面的东郡在臧洪治下,风调雨顺,民生安泰。
那么答案呼之欲出了。
杨修的轺车穿过民生凋敝的朝歌时,臧洪已在东郡这一侧等着他了。
这位东郡太守一身官服,神情很是郑重地接待了朝廷来的使者,并且设酒宴款待了他,一切礼节都是不曾出错的。
但他异常地沉默寡言。
酒席间充斥着东郡官员们的吹捧与赞美,除此之外,他们仿佛对河内郡的事视若无睹,一句也不会提起。
伏后所出的皇子是不是身体康健?汉室有后,大家应该敬一杯呀;
听说今年夏天,天子又添了一位公主,必定是一位品貌优秀的淑女呀,大家再敬一杯吧;
杨议郎这样年轻俊秀,就被委以重任,这必须再敬一杯;
虽然想不出什么正经话题,反正雒阳来的这位天使多半是个麻烦,灌醉了拉倒,来来来,再来一杯吧!
杨修端起酒盏,看向上座的臧洪。
“今日多谢臧使君款待,”他微笑道,“修已许久未闻酒香了。”
“人言杨德祖才思敏捷,做得好文章,不惯束缚,不受议论,却为何竟慎戒若此,连酒也不沾了?”
杨修轻蔑地看了一眼那名官员,“此非我愿,而是雒阳粮荒,人且不足食,又何来醇酒?”
臧洪终于不安地动了一下。
夜将深时,宾客们都散去了,只剩留宿的这位使者,与愁眉不展的主人。
“我非不愿供奉朝廷,”臧洪艰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