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鹤大人不怕,那是假的。
但他请君槿澜来,还真不是为了怕将来被人在皇上面前吹了耳旁风。
既然已经开了口,那也就没什么好隐瞒的,鹤大人后面是越说越顺:“澜王千岁有所不知,莫侍郎府的莫夫人与下官家里的老太太关系不错。”
鹤大人来头也不算小,赫老国公的首位门生,还娶了赫老国公的嫡幼女为妻,就光光是这俩身份,在京中如非必要,一般没人会去开罪他。
一二十年下来,可能已经有不少人都忘了鹤顶文其实并非出生于世族,他是真正的寒门学子一飞冲天的典型。
鹤顶文生于乡野,家中贫寒还父亲早逝,是其寡母将他一手养大。至于上学堂,是村里的乡亲们你一文我一文的凑出来才让他有机会拿笔。
做人不能忘本,鹤顶文高中并入朝为官后,没忘了乡亲们的恩德,也没忘了母亲的付出。
他给村子铺了路修了学堂,至今月奉都还会拿出一部分供村里的孩子们进学。
母亲则是为官后走到哪就带到哪,鹤顶文的孝顺在京中是出了名的。
只是鹤老夫人这人。。。君槿澜倒是有耳闻过,传言都并不是太好听。
鹤大人不用君槿澜去猜,已经愁着脸开始倒苦水,“下官的夫人为人耿直,不太会哄人,与母亲关系一直不是太融洽”
对着外人鹤顶文不好太埋汰家里,那哪是不太融洽啊,那是叫一个水火不融。
鹤老夫人出身乡野,大字都不认识一个,可鹤夫人却是赫老国公的嫡幼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真正的金枝玉叶之身。
起初鹤老夫人对鹤顶文能娶到国公的嫡女是诚惶诚恐,对鹤夫人这个贵女儿媳更是百般的好,好到甚至是超过了亲儿子鹤顶文,还传过一段佳话。
可随着鹤夫人一直在她面前没怎么有千金小姐的架子,随着夫妻俩两年无所出,随着鹤老夫人无论用什么招鹤顶文都是死也不纳妾后,鹤老夫人对鹤夫人间的矛盾是越来越深。
鹤老夫人对鹤夫人的不满,也是越来越不再掩饰。
可鹤夫人并不是个真没脾气的,金娇玉贵着养大的大小姐,怎么可能平白的受了委屈?
而且人家还更精明。
至今京中传言中,都是鹤夫人如何如何的孝顺,嫁给鹤顶文是受了大委屈,全赖鹤顶文有个不着调的亲娘老子。
在这场婆媳斗法中,鹤顶文这个夹在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