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做玉玑子的道人领头。
早朝之上,气氛压抑,
弘裕趁着脸问福王:“王叔,城外有大量流民逼近,为何没有派兵阻拦?”
福王不紧不慢道:“回国主,本王早已察觉到了异常,所以,已经命沿途各城的府兵,进行驱逐,
奈何这些百姓人数太多,都是我大昭子民,也不能无故斩杀,所以,本王已经让那些府兵沿路跟随,
国主放心,只要他们一有异动,本王就立即下令。”
“说到府兵,王叔调动了那么多府兵,只是为了控制这些百姓?”
“正是。”
弘裕心中怒意冲天,却看向下方的大臣:“看管跟随只是治标不治本,寡人认为,应当问清楚这些人来京都的目的。”
大臣们纷纷点头。
弘裕看向其中几人:“这件事,寡人看一个人是难以完成,不如这样,宋大人,叶大人,杨大人就由你们三位带头,去京都城外问上一问。
至于你们的职务,寡人另行安排,你们只需专心处理流民一事。”
三人闻言头顶冒汗,频频去看福王,
弘裕又道:“三位也不必害怕,反正,那些看守流民动向的府兵,也有你们家的。”
福王看着被点名的三人,脸上并无表情,也没有去看他们。
那三位见福王没有出言,便只能硬着头皮领旨。
等下了朝,福王的轿子一出宫门就被拦住了,
三个世家的家主等在外面,一脸急色。
福王连帘子都没掀开,只说了句:“急什么,等事情解决了,本王还会亏待你们不成?”
这算是安他们的心,可他们听完却心里更慌了。
看着福王的仪仗走远,杨家主有些担忧的说道:“二龙相争,咱们小鱼遭殃啊。”
“如今已经不是你我能选的时候了。”
宋家主没说话,只淡淡的叹了口气。
又过几日,涌向京都城的百姓,已经多到几万人,
而那些百姓的身后,还有几万府兵,不远不近的跟着。
就连住在深宫的游太后都听说了。
她有些心慌的找来了弘裕,一见到儿子,立即拽着他的手,
“也不知给你舅舅的信,他收到了没有,到底能不能来得及赶回来。”
弘裕沉着脸:“若是舅舅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