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高煦所说的情况发生在他身上的话,反正他是不会跟着造反去的。
在识字率不高的年代,大部分小民的追求其实很简单。
只要能够吃的饱,穿的暖,有个能养家的活计,在很多人的心中,就是毕生的追求了。
造反?
都过这样的日子了,还提着脑袋去造反,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野心太大了!
“这是本王为云南规划的路线,三五年内,本王要把这个目标实现了。”
“钱,本王是不缺的,本王缺的是花出去的门路。”
“有着几十万的大明军队在手,一边是好日子,一边是掉脑袋。”
“老六,你说该怎么选择?”
一时间,朱高煦竟然被自己不经意间描绘出的画面,自我感动了一下。
“当然是好好过日子了。”
“当初要是有口吃的,我老爹老娘也不至于”
或许是被朱高煦的话勾引起了不好的回忆,沈老六回答的话有着丝丝的颤音在里面。
“哈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
“接下来,你跟着本王看好了。”
“在有生之年,本王一定要让所有的大明百姓过上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吃得饱、穿得暖,手有余钱的好日子!”
知道沈老六的身世,朱高煦安慰了他一句,接着忍不住豪迈的说道。
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就不能只顾着自己享乐。
更不能荒废了自己能力,做出一番足以铭记史册的正面事物,才是朱高煦接下来的人生追求。
毕竟,人要是没有点追求的话,这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