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徐赫的经验还是尚浅,做成功的行业也就那么几个。
在这一领域还有什么需要开拓的地方,徐赫的确需要有人给他提供一些灵感和创意。
崔晓元提到可持续食物和树林学校,这确实打开了徐赫的新世界大门。
看来,人有时候多听听年轻人的意见不是一件坏事,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受益匪浅。
徐赫倒了一杯水递给崔晓元:“晓元,你不妨仔细说说你对可持续食物”和‘树林学校’的具体规划。”
如果崔晓元的规划可行,徐赫会考虑放手做一做。
难得被大老板如此看重,崔晓元的心情无比明朗,她打开了思路,向徐赫分享起她潜藏已久的想法:
现在正是经济飞速发展的90年代,人们还热衷于住房、交通工具、服饰这些外在需求,可几十年过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不一定还对这些感兴趣。
不过,没有人敢说,人们在几十年后会不关心自己吃什么东西。
崔晓元在学校看过不少脑洞小说和电影,里面有以蠕虫、蟑螂等昆虫制成的视频,还有在桶里生长的真菌,或者浮游植物能量棒等等。
她认为,虽然这些食物现在看着匪夷所思,但在不久的将来真有可能变成现实。
因为将来食物的意义会远远超出维持温饱这个层面,比如当下就存在的:
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春节吃饺子,还有婚礼的喜糖和各种宴席等等,在特定的节日里,或者在人生重大节点的时候,我们都会吃特殊的食物。
这是一种对仪式和记忆的承载。
我们一生会吃超过八万顿饭,对很多人来讲,咀嚼食物是一种享受。
假如你身处大自然,食物就成了必需品。
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
这就呈现出另外一种现象:至今仍有很多地区存在饥饿问题。
据科学统计,现金人类食用的百分之九十五的食物,实际上来自于大约三四个五中。
其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卡路里摄入量良知三种作物,即:稻米、小麦和玉米。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类的食物供给体系非常脆弱,人类迫切需要发展具有可持续的食品体系。
崔晓元说到此处,徐赫瞬间想到了什么。
他反问崔晓元:“是不是昆虫可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