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这若是往日,庆和帝总会态度淡淡,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
可今日,他却眉头微挑,道:“继后?母后觉得这后宫里,谁能配得上这位子?还是说贵妃这几日,又不安分了。”
这话太后却听不懂了,这宫里妃嫔历来的晋升,都是有章法的。
如今,宫里贵妃一人,出自成国公府,育有四皇子。妃位三人,柔妃,娴妃,端妃,各育了大皇子,二皇子,大公主。
嫔位两人,其他往下便不说了。
所以这若选继后,只可能是贵妃。
可太后冷眼瞧着,皇上却没有心思让贵妃更近一步。
可若不晋升贵妃为继后,难不成皇上还准备另选他人。可不管是谁,入宫不过是新人,无育嗣之功,如何能争得过贵妃这些潜邸时就侍奉皇上的人。
近些年,太后是愈发揣摩不透自己这儿子了,虽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可若因着这立后的事情,让母子之间生了嫌隙,太后却也不愿的。
所以这次太后也没逼儿子,只暗暗叹息一声,道:“罢了,这事儿哀家也不逼你。只你自己多考虑考虑,太子大婚之后便开始学着监国,这六宫便会各有心思。这后位一直空悬,于太子怕也无意。”
说完,太后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提及了今日淳王妃往慈宁宫来的事情。
而提及淳王妃,太后便不得不提起昨日宁国公府满月宴发生的事情,难掩愠怒道:“这宁国公府竟连一个拎得清的人都没。”
在太后看来,顾珞出身低些,这根本算不得事儿。她那姨娘替自己小儿子留住了香火,就足以让她喜爱顾珞。
偏顾家人不长眼,竟让这小姑娘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何况,这顾珞的名字还是她当年亲自赐名,宁国公府竟如此作践这小姑娘,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太后越想越气,直接便让人开了私库,选了一瑁玳镶蓝宝石簪子,还有七彩宝石琉璃凤蝶头花,累丝嵌珠金丝耳坠赏给了顾珞。
太后有心借此给顾珞做依仗,更有心让承恩侯府有些自知之明,莫要做出不知所谓的事情来。
庆和帝心知母后这些年抬举顾珞这小姑娘,可像现在这般,倒是把庆和帝给逗乐了。
太后却犹自觉得承恩侯府欺人太甚,气呼呼道:“当年这婚事是老宁国公定下的,如今岂是承恩侯府说反悔就反悔的。珞丫头这模样,这品性,怎还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