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难得保持了平衡,然后大目标一致,小范围内掐一掐也无关大局,所以大康政局平稳。
但是耀帝学了十几年了,哪怕是条狗,训练了十几年也能做一些开关门上厕所捡东西,或者钻火圈之类的举动。
耀帝本身又不笨,自然学会了更多,然后他想收回皇权当家作主,这点也顺理成章吧。
原本他收拢皇权的举动也算温和,可是静王谋反刺激了他,有人谋反这么大的事,居然没人告诉他!
太后稳定了后宫就把一切摊开告诉耀帝“贵太妃一直住在我宫里,不瞒皇帝,这贱人早先就和我不对付,我自然一直盯着她,她的动静我时刻关注,静王进京后,这贱人的动作就多了,可无凭无据我能说什么,陛下也任由静王来去,所以我只能暗自提高警惕。”
“王尚书进宫看本宫,本宫就把这疑问告诉了他,他们这些臣子倒也忠心,私下里紧盯着静王,好在没有铸成大错,也是陛下有神明保佑之故。”
这番话让耀帝勉强接受了,他还无法反驳,当初静王四处串联,耀帝却只顾着把人时不时叫进宫羞辱,他都没发现静王包藏祸心,臣子们还尽力救驾了,他还能说什么。
但是这个疙瘩已经存在了耀帝的心里。
他试探道“母后自然心思灵敏,高瞻远瞩……这一次宫内也折损了不少宫人内侍,甚至侍卫也死伤不少,朕想再找些进宫,填补空缺可好?”
太后诧异“这不是应该的么?不过人员选择皇帝别来问我,我这里也死了一些宫人,正要问皇帝要人呢。”
耀帝就舒心了不少,告辞出来。
太后神色莫辨的看着耀帝的背影,压抑了十几年的本性终于压不住了,果然不愧是那贱人的孩子!
耀帝着手在宫里增加自己的心腹,朝堂上的封赏抚恤倒也没落下,可他心里的小本子上一笔笔都记下了,那些人明知道静王有反意,他们却没有预先告诉他!
王家,嗯,王家暂且观察一下,他们是太后提醒的,而且王尚书一向忠贞勤勉,这次耀帝封赏王家,王尚书推辞了不少实权赏赐,只要了一些金银便罢。
耀帝想要指派官员去颍州,因为那里砍了不少静王附庸,急需官员下去,京里的人自然不愿去那偏僻贫穷的地方,王尚书倒推荐了自家子侄前去,耀帝因此更加器重王家,当然也同意了王家人外放。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1-1119:33:5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