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是庄子上的产出,连燕窝鱼翅都不见用。(乔欢压根不喜欢这些)
布匹也是一般锦缎,皮毛是她养的牛羊所出,连鸭毛鹅毛这些玩意巾帼爵都拿来利用了,据说是拿来当棉花填被褥用的。
探子甚至还亲眼看到乔欢端着一个粗瓷大碗在田间地头和那些泥腿子一起吃饭,这么接地气的贵人,说实话探子还真没见过。
找不到破绽的耀帝只能暂且放乔家一马,乔欢却知道自己以前想的有些天真,在耀帝任职期间,乔家最好不要露头,连科举都不能参加。
入了官场,假如耀帝一直关注乔家,就会利用这些乔家子弟,老夫人现在管着乔家,以后有子孙入仕,她就会慢慢移交乔家,到时候还不是被耀帝一锅端。
乔欢写信给老夫人,暗示了这件事。
接下去就是过年了,哪怕雪灾的阴影还未全部消退,过年的气氛依旧十分浓烈,乔欢是一个人住在庄子上,来往拜年的人都是贴身服侍的丫头们,护卫们,管事们,附近的农户们,从大年初一开始就不停的过来给她拜年。
到了晚上乔欢嘀咕,“过一个年,我腰包要瘦一大圈!”
人家来拜年给她带点鸡蛋、鱼或者羊腿就算年礼,她可是特意从首饰铺子里换了打赏的小银锭子给的回礼,见到团团给她行礼的孩子,她还会多给几个。
就是身边的丫头们,也能拿到不少金银花生和瓜子。
这些钱都是能过明路的钱,乔欢低调归低调,也不可能把自己过成乞丐,真要这样,那小心眼的耀帝更加会怀疑。
乔家又不是破落户,不可能一下子就穷成那样。
听了乔欢的抱怨,两个大丫头就笑嘻嘻的上前,“主子也就嘴里说的厉害,那散财的速度您可不慢呢。快来喝一盏梨汤润润喉咙,见我们姐妹勤勉,可别忘了我们的赏钱。”
一屋子嬉笑声。
等过了年,气温回暖,苏飞雁进宫的事也落实下来了,她被封为德妃,赐住德仪殿。
苏飞雁的品级不算低,但再如何也不是皇后,不用皇帝祭拜天地祖宗,钦天监卜算良辰吉日用大礼娶回去。
也就是挑了个吉日,然后坐着轿子带着行李进了宫,身边只带两个丫头,她的行李还要被宫里的高位太监嬷嬷验看后才能送去德仪殿。
乔欢早就知道苏飞雁要进宫,除了叮嘱一些话外加祝福,她也帮不了什么忙,苏飞雁又不是个傻姑娘,自然知道自己将要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