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种朝廷的地,那都是自愿为主!”
任相先笑了,他宽和的看着姜韶,“王上怜惜百姓有何不妥,这条王令自然能执行下去。”
可惜最后无人答应,你也无可奈何。
任相都同意了,大臣们也纷纷点头同意,心里都觉得王上太过天真。答应这条王令也不过是大臣们联合起来哄一下王上罢了。
有些时候位高者不知人间疾苦,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也不少见。
果然,王令是推下去了,姜韶似乎也没追问效果,就这么风过了无痕的没了下文。
几个实验农场却在静悄悄的推行中,负责管理农场的是姜韶这几年挑选出来有能力却无人脉打点被人排挤的落魄小官,现在他们都当着一地县令,直接管农场的事。
先是一遍遍和农户解释朝廷的政令,同时派出胥吏动员大家主动和朝廷签署种植合约,官府负责农具种子肥料,农户只要按照官府推行的种地即可,等到收成后也有两种收税方案,一种就是收成全归朝廷,农户拿朝廷给的工钱,等于就是替朝廷种地。
另一种就是按正常流程交税,剩下的作物你自己留着还是贩卖都随你。
这是种粮食的农场。
还有一个地方土地贫瘠不好耕种,推广的就是菌菇种植,也是如此分配,不过到了收获时间会有商户过来收取菌菇,朝廷负责保价。
那就是说朝廷收菌菇的价钱不会低于多少,外来商户想要收菌菇也就不能低于这个价钱。还有推广棉花的农场,这个第一年就全是朝廷收购了,农户不知道这什么玩意,也不知道如何买卖。
几个县令整日和农户搅和在一起,田间地头的巡视。
老百姓见县令没有高高在上只管指挥,且朝廷也没有硬逼着签署契约,最先签契约的甚至还有半吊钱奖赏,于是签契约的人也越来越多,便是非得有几个故步自封不愿签契约的也无损大局了。
反倒是人们看这些死不肯签契约的人家,朝廷也并未锁拿下狱,那就证明人家所言非虚,就是自愿。
接着各种改良农具健壮的牲口陆陆续续运来了,灌溉不利的村子里甚至还分期安装了大型水车。
这水车先是朝廷过来给你们村子安装好,可分期付款,第一年不收费,往后每年收取多少费用,根据每户的田亩分摊钱款。
其实乔欢免费安装水车也行,就是怕免费的东西农人不心疼,有了这一条,大家对水车也会格外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