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没证据,那便定不得我的罪,我便是清白的!”
秦皇寒声道:“拓跋珪,你究竟向南蛮泄露了什么,还不从实招来。莫要挑战朕的底线。”
秦皇怒了,他被拓跋珪给激怒了。能让东晋朝廷派死士替他擦屁股,可想而知拓跋珪给东晋朝廷的密函里头定然有很重要的东西,说不定便是泄露了前秦的什么重大机密。
拓跋珪有点慌了,计划进行到这一步,完全在他的计划之中。按照他所设想,接下来满朝文武都相信他私通南蛮了,但由于没证据,秦皇便不会立即处死他。只要他抓住没证据这一点保住一条性命,等到独孤库仁在漠东起事后,便可威胁朝廷放他回漠东。从此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可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个天杀的裴盛秦,诬陷他私通王凝之还不够,此刻竟又诬陷他给东晋朝廷写了密函,暗示他把前秦的重要机密泄露给了东晋。于是拓跋珪慌了,他怕秦皇一怒之下,不跟他讲证据了,直接一声令下,候在外头的带械班直冲进来把他乱刀砍死,他也没地方说理了。
拓跋珪连忙跪下使劲磕头,抽泣着说道:“陛下明鉴,臣真的是冤枉的啊!没有任何实证,陛下怎能偏信那裴盛秦一面之词。若陛下因裴盛秦之言便治罪于臣,这是坏了我大秦律法啊。臣死不足惜,若陛下因臣而开了不教而诛的先例,从此令我大秦律法崩坏,臣便是千古罪人呐!”
机智的拓跋珪知道秦皇在乎什么,他紧紧地抓住了“律法”这个重点。秦律,人证物证俱全方可治罪于人,否则便是不教而诛。
秦皇沉默了,他先前的确一怒之下,想要直接令人杀了拓跋珪。但拓跋珪提及律法,却让他犹豫了。前秦举国上下严恪的法治观念,是秦皇与已故丞相王猛多年努力宣传之下,才植入百姓心中的。要是他今日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下旨杀了拓跋珪,那便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河,难保日后下面的官吏不会有样学样。
“证据?此事很明显就是你做的,还要什么证据!陛下当年诛杀奸臣拓跋珪便未用证据,本官这是依陛下旧例行事!”
秦皇脑海中已经想到了,要是今天杀了拓跋珪,将来地方上的官吏很有可能便会摆出这幅嘴脸,从而大义凛然地造出无数冤假错案。
裴盛秦看出了秦皇的犹豫,道:“陛下,臣以为,不如派钦差前往漠东云中郡,到拓跋珪府中搜查,定能有所收获。如今先将他关押,待钦差找到证据,再定他的罪!”
这一步是裴盛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