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却不是,原因有二:其一,掌握政权之后,他原该把握住时机,及时跟进,不,应该说他也跟进了,但他的跟进完全在泄私愤,又通过枚卜确定内阁,必然要把自己陷入文官集团的漩涡。
其二,从他最近的施政来看,往往又急功近利,猜忌心过重。人猜忌过重,处事必不持久。
此情此景,袁崇焕口无遮拦的毛病却仍不知收敛,狂妄地说什么‘五年复辽’。要想实现这个目标,袁崇焕必急于跟我决战。大汗只管避其锋芒,时间一长,袁崇焕必死无疑。”
皇太极闻言,猛地一拍案几道:“文程分析的精辟,不过,咱们就这样等着袁崇焕自己找死,是不是有点儿慢?”
问完,却不等他人回答,又近乎自言自语地道:“明朝所居之地,其繁华似锦,又岂是我们这里,当然也包括朝鲜、蒙古等地所能比拟?
如此的好地方,让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白白占着,我等岂能甘心?我估计,这个小皇上很难从根本上把这个巨人医好,咱们又没有了朝鲜、蒙古的牵制,还是该推他一把。”
“咋推呢?”范文程自问着,未及说话,高鸿中已接话道:“袁崇焕虽名为蓟辽督师,蓟州这面却并不归他节制,我们何不绕道蒙古,出蓟州,直捣明朝京城,到时,明朝京城已失,袁崇焕的宁锦防线再牢固又有何用?”
高鸿中乃辽东(治今辽宁辽阳市)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于广宁归清,授游击世职,驻防辽河沿岸。天聪初与范文程等应召入文馆,赞画机要。
听他说完,皇太极沉思着,显然极难决断,再次转向范文程。
范文程知其意,道:“果是好计策,但文程以为为时尚早。文程以为,攻取明朝京城,我方纵使全力以赴也决非一日之功,蓟辽之间相隔不远,而袁崇焕此时势头正足,其必拼死相救,如此极易遭受两面夹击,即便侥幸得逞,必也元气大伤。
另外,东江上还有个毛文龙,这个人虽极为不屑,却也曾取得过‘丁卯之役’的战功,东江又深入我方腹地,他若乘机闹起来,我方岂不连退路都断了吗?
据文程了解,这个毛文龙仗着天启给他授的尚方宝剑,最是桀骜不驯,跟袁崇焕一向有隙。文程料定,袁崇焕此番恃宠而来,必不能容他。
待袁崇焕除了毛文龙,我方腹地再无牵挂,我方即可向蓟州方向试探,初始先抢掠些财物,壮大我军。等时机成熟,再直捣明朝京城。
到了那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