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乃是文人士子表明心志的不朽之作,亦是我等后世为官者应有的志向。”王伯安道:“古人有言‘君子坦。小人常戚戚’,大丈夫就该坦,屹立于天地之间,岂能因一时之得失荣辱而斤斤计较甚至萎靡不振呢。”
凌慕予看着此时的意气风发的王伯安,虽仍受那“拂面青枫”的影响,但却丝毫掩盖不住其本的英气、侠气、豪气以及从内到外的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名士风范。猛然一愣,心中恍然大悟,“师父,我缠了你两年你都没告诉我的答案。此时此刻,我想我已经知道了。”
思绪转回十二年前,那时的凌慕予还不是武当弟子,他还没有遇见他的师哥与师父,只不过是一个江湖中随处可见的流浪孤儿。
淮水之北的一普通小镇,在闹饥荒导致饿殍遍野之前,有一个极其好听的名字——寒英镇。镇上有一大宅子,据说是一户书香门第,祖上两代还出过状元、学士。不过这些,对于此时还待在寒英镇里,无力逃荒的难民们来说,毫无用处。
宅子的主人早就搬离了此地,走的时候基本上拿走了一切的金银细软,剩下的带不走的大件物品只能就这么堆在原处,只留下了一位老仆看守。不过在这种况下,显然也是毫无用处,那户人家搬走的第二天。宅子中便涌入了一堆难民,那看似忠厚的老仆人阻拦了两下之后,便也自觉地收拾行囊离开了此是非之地。不过那群难民倒也没做什么,只是把厨中仓内所剩不多的一些粮食哄抢一空之后,便自行散去。接下来的几天,还有着不信邪想碰一碰运气的人前来希望找到一颗半粒粮食,待到第五天之后,便再也无人问津这户宅院。
只有一人例外。
每天清晨,这户宅院门前,总会响起几道悠扬的敲门声,不急也不缓,此等境况下听来,真是十分地奇怪。当然,门中自
然也不会有任何人回应这奇怪的敲门声。
片刻之后,宅院的门便会被人推开一个小缝,随后走进来一小童,衣衫破烂但穿的却是齐齐整整的。他轻车熟路的穿过前院,走入回廊,七绕八拐脚下不停地径直走向了宅中的一处房屋。推门进去之后,便久久没有再出来。
往常静谧无比的宅院今天却有些不那么安静,“师父,我猜这小子一定是发现了那户人家藏起来的粮食,因此才一人偷偷过来,躲起来悄悄吃东西。”院中一角不知何时进来了一小一大,一童一道两人。此时出言的正是其中那孩童。
那孩子看着不过十二三岁年纪,其中一只手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