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出身于唐朝,可并没有确认是李白的。然而刚才主持人的那句话,却巧妙的把所有人引入了一个思想错误的怪圈。
如果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唐朝玉箫,顶多值个几百万,可是一旦与李白挂上钩,就能成为无价之宝!
虽然李白是千年之前的人物,但对于李白,恐怕整个华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可以这样形容,背不出几句李白的诗,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华夏人。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由于李白的名声太大,在场的诸位有点不相信这个玉箫上雕刻的诗词,真的是李白亲自刻上去的,一个中年收藏家出声反驳道,“你说是李白的就是李白的啊?有什么证据吗?唐朝的玉箫多了,不能出个玉箫,就说是李白的啊!”
“这位先生质疑的好,的确如这位先生所说,如果我们拿个玉箫出来,说他是李白的,恐怕谁都不会信,但即便过了千年,李白才华依然纵横于世,唐朝文学家孟启在本事诗中的记载了对李白书法的评价,玄宗命白为宫中行乐诗,二人张朱丝阑于前,白取笔抒思,十篇立就,笔迹遒利,凤峙龙拿。”
“由此可见,李白的书法有笔迹遒利、凤峙龙拿的特点,大家请看萧身上的文字,岂不是符合孟启对李白书法的评价?”
“郑小姐,这枚玉箫你打算卖多少钱呢?”
“对啊,对啊,真的假的先放在一遍,我们自己会找人鉴定的,你打算卖多少钱?”
台下似乎有不少观众都觉得这个玉箫,很有可能是李白的,毕竟李白虽然才会纵横,以诗酒闻名,但鲜有人知道,其实李白是个富二代,家里正是做玉石生意的。
当初在盛唐时期,李白声名远播,为什么没有考科举呢?
原因很简单,当初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一位,社会地位及其地下,根据唐六典规定,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不预,明确规定是罪人之子和商人之子是严禁参加科考的。
李白的父亲李客恰好是个玉石商人,而且在李白一片文献中明确写出,他父亲李客喜欢吹箫,李白随身携带玉箫,也合情合理。
更何况,萧身上刻着李白的诗,在古代文人都有一股傲气,虽然会欣赏别人的诗,但绝对不会把别人的诗刻在自己的随身物品上!
也就说,这个玉箫,至少有百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