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毓菲。
三男当中,年纪稍大一些的手持一根齐眉棍,阔口塌鼻声若洪钟,相貌颇为丑陋,江湖人称狂狮疯棍沈大年。
另一人手持一柄铁骨折扇,折扇内有十三枚透骨钉,透骨钉上更喂有“子午牵机散”,中了透骨钉之后,见子不过午,必然毙命。江湖人称百毒书生李破。
最后一人身负一柄长剑,一身绛紫色的道袍,圆揖行了一礼,正是苦竹观的新任观主天星子。
一行六人在赵嬷嬷的引领下,步入绣阁的内院正厅中落座。
酒过三巡之后,吕三娘怀抱一张瑶琴于正厅外数十步远的厅台中坐下,有侍女焚香与案前,琴声悠扬而起,清晰的传至绣阁前厅之内。
“家师曾言,当今六大门派中绣阁弟子巾帼不让须眉,今日得闻琴声,甚幸!”方少白抱拳问道。
沈玉君和钱毓菲也是自幼研习琴棋书画,深知将内力灌注于指尖不难,难的是弹奏瑶琴的时候,能够将瑶琴的声响送于数十步外仍清晰可闻,这并不是内力深厚就能做到,必然对于琴技精研甚深。
此女不论是内力还是琴技,都在二人之上。
皓月经中天,皎洁的月光铺在湖面之上,远处有乌篷船逆着江水缓缓行驶,被分开的湖水泛起一圈圈的涟漪绵延不绝的朝堤岸涌起,夜莺自湖面飞过,低鸣着投入远处的竹林之中。
一阵瑟瑟作响的衣袖声传来,众人回首望去,只见一道红色的身影自湖面踏波而来,足尖轻点跃于长空,红色的拖地裙摆自长空之中如同带尾的凤凰,蜿蜒盘旋之下落于前厅之外的场地上,那女子自宽大的罗袖中拨出一柄长剑,长剑轻点泛起点点寒光,剑法轻盈而迅捷,忽之在前,瞻之在后尽显女子的曼妙身姿。
瑶琴声突兀的拔高后复于平淡,红色罗裙女子孙薇薇与吕三娘于正厅之外站立,侧身福了一福之后,二人并无上前,各自怀抱瑶琴与长剑退下。
“赵前辈,敢问是那两位师姐有如此才情?”沈玉君起身抱拳行礼道。
赵嬷嬷见众人皆有一闻究竟之神情,颇有些得意的笑道:“庭前舞剑的是我大名府绣阁的金针修女孙薇薇,这丫头在前朝的“霓裳剑舞”的基础上做了些改动;抚琴的则是银针绣女吕三娘。”
“大名府绣阁在赵前辈的的治理下果然是人才济济,名不虚传!”方少白接着道:“少白昔日有幸随师兄赴武林七公子之约,得见绣阁的织女一曲鱼龙舞,如今尚难以忘怀。”八一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