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归纳总结,很简单,可现在的问题是,透过白手套猜想,他觉得自己应该提前准备点什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门心思地只会答题,那就太机械化和教条化了。
自己需要更多的代入出题者思维。
一味追求绝对的完美,真的是好事么?
次次把事件都干净利落地解决,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它会不会暗地里,把自己的表现分算得很高,然后计入下一拨浪的隐藏难度?
而且次次太过优秀的表现,有没有可能提前触发对白手套的削弱?
李追远目露思索。
他在考虑一件事:
控分。
或许,在下一拨浪过来时,自己可以尝试操作一下。
要是能摸索出心得规律且能成功的话,那么以后的自己,不仅能自主选择题目类型,还能调控该题型的难度。
这绝对是历代走江人,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而且,要是这一步达成了,往上还有更高的一层又一层。
直至最终的,也是李追远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
我来给我自己出题自己考。
但这些,还是太遥远了。
第一拨提前解决,第二拨解决得更早,理论上来说,只要自己不去主动触发,距离第三拨来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这一段时间,自己打算做两件事。
一是初步调弄好白鹤童子,给壮壮设计出一个基础御鬼术。
二是完成团队装备的新一轮迭代。
其实现在人手一个登山包,一套物资器具装备,已经比以前规范多了,但还不够。
没必要每个人都要背同一套东西,而是可以在保留基础配额的基础上,每个人根据自身所需,进行针对性的装备。
比如润生的黄河铲,可以再造一把新的,更结实更耐用也更适合其特性发挥。
阴萌的驱魔鞭,可以重新定制,方便其淬毒另外就是一些野炊用品也可以让其携带,方便制毒。
谭文彬装鬼的容器,应该得搞一个。
另外就是,要不要定制一套,更符合野外行动的服装靴子?统一一下着装风格?
其实,李追远还有一件事需要做,玉虚子留下那么多阵法残篇,需要自己利用邪书来进行补全。
玉虚子在高等级大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