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想看看光明。
随着这些百姓也有不少人借到钱,借钱的百姓越来越多。
那些地主乡绅有些坐不住了。
要说之前清量田亩是从他们口中夺一块肉,那么现在的青苗法,就是在断他们的根。
对于地主乡绅来说,家中田地都不算少,隐田被查出,虽然有些肉疼,倒也不是完全接受不了。
然而官府以极地的利息借钱给百姓,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田地每年产出才多少?
就拿开封府附近的田地来说,种植小麦一亩地的产量在一石左右。
而如今的粮价,一石在一千二三百文左右。
去掉缴纳给朝廷的,和分给佃户的一亩地收入大概在五百文左右。
然而地主需要提供牛和农具等等,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以千亩为算,一年的收入也就几百两银子。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算是巨款了,但是对于地主乡绅来说,并不算什么。
他们积累财富,并不完全靠土地的收入。
更多的时候,地主乡绅在粮食收上来后,并不会拿去卖,而是囤着。
附近百姓若是有缺粮的,或者缺少良种的,他们就会借给百姓,收取高额的利息。
百姓还不上,要么拿田地抵债,要么卖儿卖女,反正他们总归有办法让百姓还上的。
只有囤积多了,他们才会卖掉一些。
而官府借钱给百姓,利息还那么低,只要树立了公信力,到时候谁还会找他们借钱借粮?
虽然当初阻止清查田亩,各县都有地主乡绅被抄家。
但俗话说的好,好了伤疤忘了疼。
更何况当初被抄家的不多,开封府十几个县,平均下来一县还没有一家。
当初抄家的震慑力早就过去了。
各县地主乡绅开始联络商议应对的办法。
东宫
自从青苗法推行,赵兴就命殷汉章密切注意汴京的动静。
然而一连几天过去,汴京城内都对青苗法议论纷纷,朝中官员好像一点反应都没有。
赵兴觉得很不对劲,按理说青苗法是新法,哪怕那些为了私利的官员不阻止。
一些迂腐的官员也该跳出来反对。
然而如今朝廷毫无波澜,好像都不知道,或者不打算理会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