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渊原本的计划是明后两天将商队里审明百的人犯全部斩首,从犯慢慢处理。
但是看到现场情况,兼之每天都会有新的流民加入,卫渊也不想放过唾手可得的第一类人的气运,于是将计划一改,每天只斩两人,要七八天才能全部斩完。
如此一改,大约就会多两千条青气。现在青冥因军功而得到铸炼道基机会的人,卫渊都准备给他们加持一道青气,这会显着增加铸成道基的机率。或许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卫渊的计划是把那贵公子放在最后一个斩首,收获一波大的。
其实审问下来,整个过程都已经很清楚了。这位贵公子只是名义上的老板,
实际上大部分事务都甩给了底下的主事、执事们。
贪墨赈粮这事就是几位主事共同谋划,然后一起,只说好处不说坏处,
最后由这贵公子拍板实行,这事就此定了下来。一旦出了事,上头也有这贵公子丁顶着。
而从始至终,这位公子爷其实都还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更不清楚会有什么后果。
所有主事们说的都是,就算出了事,也不过象在赵国一样,出点关系出点钱也就摆平了。左右不过弄个几十万斤便宜粮而已,大不了把粮还回去再赔点钱。
这位公子爷还真就信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所有审讯记录都在人间烟火中整理、汇总、分析,最后将整件事情的全貌呈现出来。
但是当事实摆在眼前时,卫渊反而难以理解了。
这几位主事能够谋划此事,且几乎做得天衣无缝,实是有才。但他们竭力推动此事的因由却是可以从中抽头,每人都能分得百余两仙银。
就是为了这点利益,他们不说忽略,也是刻意低估了后果和风险,哄骗着贵公子,促成了此事。
卫渊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会因为这么点钱而置整个商队的安危于一旁?难道在这几个主事心中,自己兜里的百两仙银比整个商队几万两的生意还重要?
这草包公子或许会觉得卫渊不能拿他怎么样,可这几个主事肯定是研究过卫渊的,就算不知道、也应该能判断出触怒卫渊后,他的手段有多狠辣。但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贵公子作了决定。
如若是一般的审讯,基本都会认为这草包公子就是主谋,其它人只是狗腿。
但有人间烟火抽丝剥茧,卫渊才发现这几只狗腿才是真正的主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