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品牌,也是最有名的品牌酒,而它之所以能出名,就是两宋皇室推波助澜。
两宋皇室的妃嫔,大多都是出自民间大商户,只要成为大商户,那就能培养出隶属他们的大官员。
正因如此,从两宋开始,中原王朝的整个官僚系统已经开始和民间资本融合,甚至已经发展出了工业资本化。
两宋的产铁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两宋较于唐代的铁产量之所以那么高,问题便是铁制品在当时已经开始商品化,而这种大规模工业生产是十七世纪西方所没有。
不管是生产工具,还是各行各业的产品,它们都在进行资本商品化。
两宋唯一欠缺的,便是西方标准下的资本主义扩张性。
光从领土来说,两宋确实没有表现出这种资本主义扩张性,但如果单从经济市场来看,两宋的资本主义扩张性并不比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弱。
从五代十国开始,再到两宋逐步发展,这期间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和整个南洋地区,甚至是辽、金、西夏等国,都遭受到了来自宋朝的经济商品入侵。
这也是元朝和明朝在向海洋贸易时,大致上不需要过多去宣传自己商品的主要原因,毕竟从五代十国开始开始,中原王朝就已经在向海洋宣传中原商品了。
虽然同样是资本主义的路子,但明朝与宋朝又不太相同。
朱高煦开始掌控大明朝后,他就开始能慢慢感觉到,历史上的永乐朝的资本运作方式与宋朝有明显不同。
宋朝是皇家与民间资本联姻,皇家直接插手进入资本商品运作之中去,但朱棣不是。
历史上的朱棣,更偏向于搞国家专营,禁止走私,禁止民营资本发展,全力来搞国营资本。
简单来说,就是在搞西方标准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帝国化。
朱高煦之所以没有走这条路子,就是因为历史上的朱棣虽然一度成功,但最终是失败了。
尽管后续的正德、嘉靖、隆庆都想过这条路子,亦或者说是他们治下的大臣想过继续走这条路子,但最后还是发现走不通。
因为走不通,所以高拱和张居正就开始主导隆庆开关,而开关为的就是从民营走私资本中捞取一定的利益来强大国家。
结果开放私营后,私营与官员的合作加深,而皇帝由于距离太远而无法插手,导致皇权被一步步的缩小。
尽管崇祯年间,皇帝依旧能随意杀大臣,但皇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