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军粮政策,民间还没有反应过来,朝廷便会停止以钱充饷。”
郁新解释过后,朱棣也抚须颔首,对安南的事情也彻底放下心来。
“安南的事情就由老二伱自己看着办,明年俺去了北边后,你便以太子监国的身份坐镇南京,主持科举的事情。”
“儿臣领谕。”朱高煦作揖回礼,朱棣见状也摆了摆手:
“没事情就散了吧,俺这边政务还多,就不留你们吃饭了。”
“臣等告退”朱高煦与郁新作揖,随后退出了武英殿。
由于事情太多,二人也没有停下来闲聊,郁新往文华殿去了,朱高煦则是坐着金辂前往东华门。
抵达东华门时,这里已经准备了一辆马车和百余名马步兵,显然朱高煦是准备前往外城。
换乘马车,朱高煦在走出内城的时候看了眼外城的情况。
历经两年半的太平日子,南京的人口是越来越多。
朱高煦还记得洪武二十七的时候自己走朝阳门,朝阳门外不过只有一个小集镇。
当初拿下南京从这里进入内城时,那小集镇也没有任何发展。
如今两年半过去,曾经的那个小集镇却是开始了不断地扩建,许多田地都消失,从而兴建起了屋舍。
朝阳门在外城的官道原本是夯土,如今也铺设了混凝土。
十丈宽的官道左右兴建着一栋栋崭新的二层门铺,来往行人众多,除了不能行走的中间三丈外,其余基本都挤满了人。
沿街看去,街巷纵横交错,两旁建筑鳞次栉比,商铺、酒楼、茶社、当铺、钱庄、相馆、画寓、戏台、浴堂、民房等错落其间。
街上人流熙攘,车水马龙,各类冲天招牌夺人眼目,呈现一派热闹景象。
向前方看去,还能看到由官府所立的牌坊,上书“朝阳市街”。
“现在南京城有多少人口了?”
朱高煦看着窗外的热闹景象,心里不免升起一股自豪感。
在一旁侍奉他的亦失哈闻言,也笑着汇报道:“足有四十二万六千余人,两年半间增加了近六万百姓。”
“这是好事,不过也是负担。”朱高煦颔首,但却觉得这也是负担。
“负担?”亦失哈不解,朱高煦便解释道:
“生活在城里的人口多了,那生活在乡野的百姓就会变少。”
“诚然,百姓进城务工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