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度来看,山东死伤的百姓恐怕不少。
朱高煦一直认为自己来到大明,就是为了改写一些不必要死伤的历史。
北平他没办法改变,但山东他可以。
一旦靖难之役爆发,他必然要直面大宁或辽东兵马。
朱高煦最希望的就是大宁与耿炳文对付自家老爹,而自己直面辽东。
只要自己能击垮辽东,他就能渡海南下,从金州旅顺港直接渡海抵达登州城,袭击南军后方。
这样不仅能为自家老爹解围,也能及时将主战场从北平改换到其它地方。
以朱高煦一路走来的经历来看,这一路上只有登州城和淮安这两座重城修建了完备的防御工事。
拿下登州,他就能长驱直入,走陆路进攻淮安。
这样的局势下,只要自家老爹拖住耿炳文,自己就有把握直逼扬州,渡长江定鼎南京。
不过这一系列的前提是,他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而这也是朱高煦为什么愿意去吉林的原因。
吉林船厂虽然不沿海,但它能给朱高煦提供三百户熟练的船工。
只要有了他们,朱高煦就可以建造战船,哪怕建造的战船吨位不如龙江船厂,他也可以通过增加大威力火炮来夺取金州到登州的海路。
望着那屹立在滨海之侧的登州城,朱高煦眯了眯眼睛,已然将几年后的事情都想好了,接下来只需要做足准备就足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