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柜有三层架子,能放置上百本书籍。
至于书籍的来源嘛,那自然是王大奎从集体废品店搞来的。
遇到有价值的古书,李爱国在翻阅完之后会保存下来。
那些大通路货色,则会送回集体废品店,最终被送到京城废品回收公司。
王大奎收书,李爱国看书,如此一来,形成了一套完美的循环,也花不了多少钱。
李爱国再不用去图书馆借书,节省了不少时间。
屋内。
李爱国正看得起劲,门外响起清脆的敲门声。
放下书本,打开门。
看着站在门外的王婷婷,李爱国稍稍有些愣神。
“李司机你忘记了吗?帮我修改新闻稿的事儿?”王婷婷笑着提醒道。
“还真给忘记了。”
李爱国不好意思的笑笑,把王婷婷让进屋内。
顺便隐晦的观察这姑娘。
虽然长相一般,倒也算得上清秀,并且说起话来柔柔的,性格应该很好。
“你家里拾掇还真是不错。”王婷婷挎着帆布包在屋内转了一圈。
屋内家具一应俱全,还有收音机,电视机,墙角刷了卫生裙子,就算是区领导家里,也不过如此了。
“都是朋友帮着拾掇的。你家要是装修房子的话,我可以帮你介绍个靠谱的施工队。”
李爱国帮她倒了茶水,端上来。
“那倒是不用”王婷婷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岔开了话题。
李爱国也没多问,从她手里接过新闻稿,摊在台灯下,仔细研究起来。
“王干事,你这篇稿子写得很不错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没有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李爱国有些惊讶。
倒不是他小看这年月的宣传干事。
而是这些同志大部分是初中、高中文化知识,并没有写文章方面的功力。
“我是平日里特别喜欢读书,原本是能考上大学的.”
“原来是高级知识分子,难怪了。”李爱国赞叹一句。
李爱国曾听王主任讲过王婷婷的事儿。
这姑娘是她叔叔家的闺女,家庭条件一般也就算了,关键她还是捡来的。
当初王婷婷的学习成绩在京城能够排到前面,考虑到家庭条件确实困难。
哥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