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风允身后的沈尹华眼中略带紧张。
此番他才想起,风允能来曾国的缘故。
在楚国这么多年,虽最终被驱赶到典籍宫看守典籍,但他也是经历多年,高居大夫,怎能看不清那些权贵的意图。
风允来曾,不代表楚国,代表长江以南的诸国。
就是为了等风允在曾国出糗,名声败坏,而不会影响楚国。
沈尹华望向风允,思考风允早先弹奏已有体系,此时虽说非高超琴技,但也能说得过去。
不过
目光微黯。
楚国啊
我们真的就容不下能出仕楚国的外人吗?
我们?
沈尹华痴痴苦笑。
什么是我们?
非楚之芈姓者,皆是外人。
那些芈姓之外的权贵在这些芈姓士族眼中,是与他们争夺权势的人,对此事,沈尹华自己深有感触。
“外姓士族还好,那些庶民,才是终生无望。”
沈尹华暗叹之时。
风允已经试琴之音色,挑拨其声。
“那就弹奏一曲,以助雅会之乐。”
风允目微烁。
他的技巧、乐理在种道之术下,已经熟练,比之沈尹华,或是在座的多人都不低,只不过是情绪上,唯有深入。
此时,他却准备以玄道为情,以弦音一诉其绪。
“风子,请。”曾侯和善一笑。
“风子有为人之德,治国之贤,其琴声应是极少能闻的”
如此说,也是曾侯看风允年轻,不过十八,说出的铺垫之言。
有此言“极少能闻”,也是说风允精力在贤德之上,若极少时间去练习礼乐,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可以此说事。
风允对曾侯回首颔首。
而诸多士大夫对此,也不敢反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