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巾,一面望脸上胡乱地抹者,一面却在腹中酝酿,寻思等会进得帐内,应该怎生面对病重的康熙?
不大工夫,佟国维和李德全出来,道:“太子,快进去吧,皇上正等着您呢。”
太子脸上硬生生挤出些悲伤之色,一冲入帐中便跪走几步,大放悲声道:“皇阿玛,儿子不孝,儿子来晚了!”
顿了一下,就听得康熙言语之中,带着几分激动,道:“朕没什么大碍了,你一路辛苦,起来说话吧。”
太子这才抬起头来,一和康熙四目相对,不禁脸色大变。只见康熙的精神很好,脸色也一如正常人,除了有些困顿,基本没有什么病容。这哪里像病在不治的样子?当下,太子整个人就像掉进了冰窟窿一般,全身凉了个透。
康熙本来看到太子时欢欣不已,一路亲征,几乎没有一天不想着这个儿子,甚至在十数天前,康熙还传旨京中,要太子给自己传驿几件常穿的袍褂,以便让自己能睹物思人,解相思之苦。可是看到了刚才太子的反应,却让康熙不由心中一紧,因为就在太子看自己的一瞬间,康熙看到的,并不是太子担心自己病情的愁苦,而是太子面上深深的失望之色。太子失望的究竟是什么呢?康熙简直都不敢往下想,难道自己苦心培养的太子,在前一刻的心中所想,居然不是希望父亲能够康复,而是急不可待地想取帝位而代之?
康熙努力按捺这种心思,尽量平静自己的语气,问道:“胤礽,路上走了有十数日了吧?可有什么心得?”
太子失望的神色更重,一时想去掩饰,却掩饰不去,反露出几分尴尬,想了一想,道:“看到皇阿玛龙体康健,儿臣真是高兴地很。”这虽然是应对之时的应有之义,却于康熙之问完完全全文不对题了,康熙心中恼怒更甚,道:“朕问得是你一路上的见闻。”
太子这才回过神来,强笑道:“儿臣观我大清江山,山河伟壮,风光迤逦,日日沉浸于其中,竟是不能自拔。”
康熙声音里带了几分冷峻,道:“哦,和朕仔细说说,这一路都是怎么走的?”
太子意识到刚才自己有些失态,此时有些急于挽回局面,见康熙似乎对自己的路途见闻很感兴趣,便强提兴致,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康熙听得很是仔细,一个字也没有落下,却也一句话再也没有问过。
太子一个人说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停了下来,道:“儿臣所言,定是无味之极,皇阿玛。”
康熙一笑,道:“你也累了,先跪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