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何至于要剖刀。
孙思邈则是一副不开刀就不开药的架势,最终还是要李世民下旨意,方能动刀。
最终孙思邈从秦琼的肚子里切出了一截坏死的肠子后重新缝合,并施药调理,秦琼的气色方才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事后孙思邈给李世民抱怨:
“陛下征战时有名将,有悍卒,有兵甲之利,唯独无一良医。”
“旧时《诸病源候论》有言,金创肠断者,须以针缕如法速续,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百日后方可进饭。”
“秦将军之旧疾,或是彼时医者针缕如法之技有纰漏,或是秦将军未遵嘱托,不至百日便进饭食,方致此疾。”
李世民若有所思,他也依稀记起彼时光幕似见过后世打仗时,有不执武器之军卒,穿梭战场,救治伤员。
并且作为一个统帅,春秋先秦,汉末魏晋等的军制他都有研究,彼时就已经隐隐萌生出一个想法,此时听孙思邈抱怨,于是开口便提出一个想法:
“药王,若是令太常寺下再开行医署,收录医者,仅研习金创及疫病医治之法。”
“战时随军出征,不登战阵,仅为医疗伤卒,可行否?”
孙思邈一时间有点惊了,一时间还不太能习惯李世民以帝王的身份向他这个太医令征询意见。
不过在仔细思考推敲了一下,还是点头道:
“可行,只是如此又需为其量身而作条例,臣不善此道。”
孙思邈明白,想要令医者心甘情愿随军唯有量其医治,以赏军功。
但牵涉到具体怎样算功怎样算罚,孙思邈就完全不懂了。
李世民大笑:“此事自不需药王担心,自会有大理寺御史台征太医署人员,共制律例。”
孙思邈这才放下心来。
对李世民来说如今第一等紧要的便是光幕之事,毕竟那后辈有说接下来讲述的内容方向。
那么合理推测一下,开篇的主角怎么着也是他们这群贞观元老吧?
那么房玄龄杜如晦依然还是必然要带的,一来是绝对的心腹,另一个也是记录用。
二阎自然也是不能缺,两人画工确实无匹,即使只看过一眼的光幕画面也能惟妙惟肖的画下来。
尤其这个月阎立本还向李世民呈递了一个合订本:
阎立本将杜如晦抄写的光幕记录装订成册,然后将二阎所绘之图缩小到书页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冷泡茶加冰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第140章 大唐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