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粮种的高产遗传性状无法延续,这技术难题放在后世也没人能够攻克,种子公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能一直存在,你一个唐代刚刚学会种地的纨绔,凭什么能够把这种难题解决掉呢?
“长孙兄何必气馁?能够被老祖宗世世代代一直选择的麦种,必然是有原因的。”
梁宝玉这个伪农学专家,早已经无法在专业方面给予长孙冲任何指导了,“我也曾经听司农寺的皇甫老大人提起过,司农寺中并非没有高产的粮种,可都因为无法留种最后被放弃了。
长孙兄,咱们农学如今扩建了,试验田更是要多少有多少,不如多培育一些良种,然后分发贩卖给能够顾及到的人家?多产出一斤粮食也是好的嘛。”
这话明显给了长孙冲启发,但将麦种贩卖给农人这种提议太过新潮,长孙冲无法接受,农夫本就是地里刨食的穷苦人,若是为了优良的麦种,再从他们身上扒下来一层油水
“长孙兄有如此想法再正常不过,可是你想过没有,培育新麦种需要花费许多银钱和时间,如果免费赠送,此事必然不会长久。”
对此,梁宝玉早就准备好了应对的答案,“普通的平头百姓或许买不起新麦种,但是咱们可以把新麦种兜售给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
长孙兄不用皱眉,大户人家舍得花钱让自己地里的产出多一些,这和他们多雇些人精耕细作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投入才有产出,这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不管是谁家地里多产了粮食,最终还是在我大唐境内。
长孙兄怀有仁慈之心这是好事,可天下间的事,哪能件件如意?
新麦种卖出去有了收益,那负责培育新麦种的人就能够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未来或许就当真能够发现可以留种的高产麦种呢。”
“可那些农家小户”
“可以种土豆嘛,都是粮食,能喂饱肚子的就是好东西!”
关于土豆和玉米,梁宝玉内心原本是充满了怨念的,可回到长安城之后,把庄子里的老管家叫来仔细一询问,他就明白了,这两样能够活人无数的新粮种一直没能推广出去,不能完全怪皇家。
在这个年代,农耕是关乎到生死存亡的大事。
小到一家一户,大到整个国家,对于从未见过的新粮推广都是谨慎无比的,尤其是眼下这个年代,信息的传播极为滞后,更有各种捕风捉影的传闻夹杂其中,以土豆为例,梁家庄子的人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种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甘蔗奶爸 作品《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第一百七十二章 产量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