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依然有延续下去的资本,至于学生嘛,前期也不用招收太多,每年二三十的人就行。
对于学生的来源,许恒暂时还划定了必须招收一定比例的少民孩子,甚至生源有倾斜,这些少民培养起来,那对于大周的认同感也就能建立起来。
等许恒这学堂开始筹备的差不多时,许恒才想起自己还忘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学堂的学舍还有生源都没问题时,最重要的教书先生没有着落啊。
许恒寻摸了一圈,这理南县识文断字的就没几个,要不赵师爷会因为写状纸,给胳膊累出病来,许壮这个学渣都得给顶上去用。
教书先生没选好,这可是麻烦事,周围识字的也就赵家堡的人,其实许恒不太想让赵家堡的人继续担任,一个地区许多重要的职位由一个家族担任,那很有可能形成垄断,对于朝廷管理不太有利。
现在麻烦就麻烦在,许恒周围无人可用,为了理南县的发展,许恒只能暂时妥协,尽量挑选合适的人选,但是为了理南的未来,许恒打算自己亲自制定课本。
经史子集这些是必须的,也不是许恒非要这么封建,现在这个时代科举依然是最有效的上升渠道,而且也没有后世明清科举那么僵化,普通百姓走科举之举还是可以的。
现在学堂的内容也不一定要学这么高深的,许恒的课文就选取了一些经典的文章,大部分是讲为人处世和忠君爱国的思想,封建时代,教育人人平等实在太惊世骇俗了,许恒还没改天换地的能力。
这些内容思想教育下来,将来这些少民读书人对于大周也会产生认同感,不会敌视朝廷。
另一个课本就是小学算学,为孩子将来谋生所用,识文断字除了科举,账房也是他们的出路之一。
这理南县的学堂教学必须学这两本书,每半年学测一次,考核内容就是依据这两本书来,这样哪怕赵家的人担任,这学生也跑偏不了多少。
赵师爷休息了三天,终于养好胳膊继续来县衙当值了,许壮知道后,举着双手欢呼,写字真是太痛苦了,许壮认为自己这三天恐怕把自己这辈子的字都写了,现在终于解放了。
当然许恒也是很欢迎赵峥回归的,不用每天听许壮抱怨了,赵峥作为师爷还是比较称职的。
“赵师爷,你这胳膊没问题了吧。”
“多谢大人关怀,属下用了大人送来的药,胳膊确实好多了。”
“嗯,没事就好,你这次生病,也让我注意到,现在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吃椒盐豆粽的丁凯 作品《我靠科举实现人生逆袭》第404章 建立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