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全心全意在理南县附近定居下来。
同样想法的还有荒,辕等其他搬迁来的部族,因为别的部族得到好处,别人也都看的到。
慢慢的犹豫不决的小部族也开始来县城附近租种公田,甚至到最后公田都不够分的程度,理南县开始往繁华的道路上前进。
两年的时间许恒的理南县城附近已经定居的人口达到三万人之巨,称的上是附近远近闻名的大县。
可不要小瞧这三万人,现在中原地区不说其他繁华城市,哪怕京城也才百万人口。
西南这个偏僻的边境,人口本就稀少,称的上人口多也只有云城,许恒刚来管理理南县时,统计出来的才几千人,连一万人都没有,这还是包括了没在县城居住的赵家堡。
现在能有三万人定居尤其还是在这短短两年时间是很了不得的政绩,人口的增长也是一个官员的政绩考核。
当然多出来的人口肯定都不是生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周围的部族迁移过来。
理南县城依靠盐井和公田的优势,吸引不少部族定居,公田的持续丰收保证了百姓手里有粮有钱,加上盐井也让许多部族来理南县交易。
许恒这里售卖的食盐不光品质好,价格也低廉,就这保证了理南县有很大一笔税收,许恒的养廉银是年年增加。
理南县的基础建设也发生了大变化,城墙总算变的结实高大,而不再是简易篱笆墙。
除了盐井给理南县带来繁华,还有商业行为,许老四回中原后,也卖力帮许恒的理南县宣传,许恒对于经商环境也特别注重,这两年来理南县交易的商队络绎不绝,这也带动了理南县城的繁华。
商队爱来理南县除了经商环境好,这里特色产品也很多,虽然西南的特产其他县城也能有,但是理南不一样啊。
理南县衙会帮商人做一些特色产品的营销,只要按照理南县的方法操作,都会大卖,比如那特色的铜钱草。
因为之前宣传营销出名,铜钱草招财的名声可是在中原站稳了,基本只要爱摆设风水财位的店铺,柜台上都会摆放一盆铜钱草。
铜钱草不光寓意好,这长的也雅致,只要找一个别致的陶土盆,盆地放一些淤泥,再栽种两三株铜钱草,定期浇水不过一旬就能达到爆盆的效果。
郁郁葱葱的状态,摆放在书房内很是雅致,听说连皇上的御书房内也摆着一盆铜钱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慢慢的就连普通百姓也会养一两盆。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吃椒盐豆粽的丁凯 作品《我靠科举实现人生逆袭》第401章 理南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