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恒坐车离开京城,在路上也没闲着,有空就在马车上,看自己带出来的书,尤其是关于西南游记方面,之前也看过,不过只是大概浏览涉猎,
不算特别细究,这次真的要去西南任职了,这准备还得再充足一些。
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更要了解,时不时让阿朗讲一下他们家乡人的生活习惯,许壮也是了解到这西南普通百姓生活跟中原的巨大区别。
之前去西南走镖,也只是在县城徘徊,等货物到齐就离开,从不知道西南人生活习惯这么奇特,比如这屋子下面养牲口,上面才住人,屋里这味道能住的下嘛,这是许壮知道后的头一个反应。
除了了解西南的情况,许恒还让许壮跟着自己一块跟阿朗学阿朗的家乡话,阿朗他们那里民族众多,虽然不同民族各自语言不一样,因为生活毗邻,交流交往频繁,语言的差距不是太大,阿朗他们都会两三个民族的语言。
其中就包括西南最大的民族越族,毕竟他们是当地最大的民族,接触最多,会越语是很常见的一项本事。
相对于越族来说,这些异族会说官话则有点少,阿朗的官话是被带到中原后才学会的,因为官话是需要跟大周接触的人才有机会学,一般都是族长或者经常出山,见过世面的人才能学到。
阿朗这次终于能回家了,转念一想,自己会大周官话,不也说明自己是一个见过大世面很厉害的人,对于教许恒他们语言很是上心。
学当地需要,对于许恒来说要治理当地,能无障碍沟通才是最便利的。
正好阿朗会,有这个机会许恒就没浪费,因为前世有学外语的经验,重新学一门语言,许恒就便利多了,学了没几天就可以跟阿朗磕磕巴巴的交流一些日常用语,比如吃饭,睡觉之类的。
许壮则痛苦多了,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学渣,最讨厌背东西了,这每天被许恒逼迫的跟着阿朗学什么外语需要,天天耳边都是鸟语,叽里呱啦的听不懂,都是左耳进,右耳出,一句没记住。
最可气的许恒说什么要创造语言环境,现在就要求阿朗不能说官话,必须以家乡话跟两人对话,这到吃饭时间了,许恒叫阿朗准备饭食,许壮听不懂,以为是要停车放水。
许壮也想放放水,谁知下车放水回来,发现许恒两人都吃完干粮,收拾好打算启程,这一点吃的都没给自己准备。
“你们怎么吃东西了,一点没给我留啊。”
阿朗听到许壮这委屈的控诉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吃椒盐豆粽的丁凯 作品《我靠科举实现人生逆袭》第327章 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