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事情处理完后,许恒就启程返回并州,这次许老四带着许恒回到并州,这次官府的护送队于集体在驿站集合,有一些离的远的学子已经提前三四天返回并州就怕耽误了时间。
官府虽然说是护送,不过路上的食宿还是需要自己承担,这次中举后,许多乡绅的资助也解决了这些举子的燃眉之急,所以才有穷秀才富举人的说法。
跟随官府的队伍住的都是驿站,这个性价比比独自上京好不少,大的府城的驿站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只接待官员这类公事人员。
当然也有个例,比如比较偏远的地区,也要开放开挣些银钱来维持开销,尤其驿站价格也是稳定的,不会像私人客栈这些,碰到特殊的时候价格一天一变,安全性也会好一些。
不过这也有弊端,就是为了赶上住驿站,就不会太赶路,一般并州到京城快马加鞭至少十日,商旅赶路则是半个月左右,像许恒他们这类没有太紧急的事,二十天是至少的。
去京城的路上,会分为走路和坐车,坐车这个价钱就比较高,毕竟牲口也是需要吃粮草的,只是不管哪个方式速度是一样的,坐车最多能坐着不累人。
若你自己有出行工具也可以,许恒就把自己去年冬天游历时买的毛驴给带上了,去年回家后这驴一直养在家里,这次许恒就打算骑着这毛驴上京。
穷家富路,这次许恒上京特地多带了许多钱,现银又沉又招眼,就拜托许老四帮着兑换了一些银票。
许恒拿到这银票时,不停地上下翻看,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个时代的银票也是特殊的纸张制作,摸着有种类似绢布的手感,其中还有一些暗记来做为防伪标记。
许恒看着这银票猜想这个时代防伪技术如何,好不好仿制啊,当然这也不过是许恒的一时猜想,他肯定不会这么做的。
银票虽然轻便,不过被偷的几率也很大,许恒怕在路上丢了,银票都叮嘱换的五十两一张,而不是那种百两的大额银票。
樊氏还特地在许恒的衬衣中封了好几个暗袋专门存放银票,深知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这还不够保险,许老四还赠了许恒一个空心的木钗,里面还能放一张卷起的银票。
这还是许老四有一年出门经商碰到意外,身上的银子银票都丢了,幸好其他地方还放着一张银票,凭着这个才回的家,从这之后许老四身上是到处开发存钱点,这个木钗也是一样,至于为啥不用银钗,银的太贵重了,容易被一锅端,木钗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吃椒盐豆粽的丁凯 作品《我靠科举实现人生逆袭》第223章 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