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力量就很集中。
对于白景源这个缺乏归属感和国家荣誉感的外来人来讲,听闻诸国大乱,他并不像其他楚人那般幸灾乐祸,而是微微怜悯。
怜悯这个世界,可怜而又卑微的底层人民。
这种心态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除了他自己不自在,其余人只会当他心软仁慈。
对一个诸侯王来讲,仁慈并不是什么缺点。
不论朝臣还是平民,甚至身边的人,也不希望他是个酷烈之人。
金国内乱的消息传来没几天,白景源正为那成天哭哭啼啼的公主莼头痛,又收到消息,鲁国两位王子争夺王位,太子蹇占了大义,手腕高超还能忍,最终还是靠着那些自小谨守纪礼的朝臣占了上风,得以继承王位。
虽然过程艰难,且鲁国也因此受损不少,到底结果还是好的,他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了新的鲁王。
至于夺位失败的二公子,没有办法,只得靠着手底下的能人异士流亡他国。
太子蹇在楚国待了十来年,楚人对他印象极好,害怕出现意外情况,他自是不敢来楚国,大纪处于战乱之中,想要借道很不容易,燕国又是世仇,所以本着就近原则,二公子去了他前姑父赵王那里。
赵王眼都不眨的杀了原配,又冷酷的杀了嫡子,田氏对他一直意见很大,要不是鲁国羸弱,怕是要跟他斗一场,对此,赵王一直都是清楚的,得知这原配侄子竟然逃到赵国来,赵王还有点不敢置信!
但二公子虽然狼狈,却微微仰着下巴,自信说出赵王帮助他能得到哪些好处,赵王略一思忖,就答应了。
太子蹇刚登上王位,还是以一种艰难的方式登上的,自是对给他带来大麻烦的弟弟耿耿于怀,得知赵王收留了他那不省心的弟弟,他没有立刻发国书质问,反而耐心的等到次年姑母忌日,才写了一封非正式的家信,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他有多委婉呢?
他先是说了母后思念儿子,他也思念弟弟,紧接着又说起父王忌日,弟弟竟然不孝,没有出席忌日的祭祀,最后又提起两国情谊,直说得赵王收留田二,就是心怀不轨一样。
然后赵王就用行动告诉了新任鲁王蹇,他的确心怀不轨。
大纪的灭亡就像一个信号,告知整个世界,你们可以不要脸了!
从前讲究的那些规矩,突然就不再是束缚了,因为人们可以毫无负担的打破它!
既然大家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