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权柄,公子鱼没有灭了她,不仅是因为她手中有兵,且后氏与她站在一起,还因为她没有掀起战争,引得生灵涂炭,公子鱼有心放她一马,不和她计较。
季孟犹豫了下,还是开口劝她:“公子年幼,你好好把他养大,遇到事情,他必会询问你的意见,又何必非要……”
非要光明正大的干政呢?
毕竟,她不是男儿啊!
除了荆山国自古就是女王当政,其他诸侯国,可没有这样的先例,且她又不是芈氏女,而是芈氏妇,若她非要争权,楚国公卿,是否会以为郑国在后面撺掇?以为真正想要染指楚国权利的,是郑王以及郑国世家,而非任袖呢?
作为世家,季家已经将郑王架空,他们觉得保持现有的格局最好,若是郑国与他国发生战争,不论是占了便宜还是吃了亏,对世家来讲,都是不好的。
他们觉得现在的郑王是最好的郑王,不希望换个王族侍奉,若真发生战争,楚国富庶,郑国多半打不过楚国。
所以对他们来讲,公子白顺顺利利继位就是最好的了。
他们倒也希望任袖摄政,可据他打听到的,这根本就不可能。
任袖早就知道他们的想法,也不多说,只说:“吾儿年幼,吾不忍他为世家所制,一辈子都不快活……”
这理由很好很强大,季孟当场后退两步,尴尬咳嗽两声行了一礼。
任袖见他不说话,直直的看着他:“若舅父易地而处,会怎么做呢?”
若你不是世家子,而是公子呢?你也觉得王的权力被世家瓜分是好事吗?
难道作为母亲,为孩子着想,不对吗?
她才不是为了自己呢!
季孟不能说她不对,也不能说她对,因为这话若是对的话,他们季家算什么呢?乱臣贼子吗?
是郑王不值得托付,世家有才干,替他治国而已,又有什么错呢?
僵持一会儿,任袖叹口气道:“我知季氏不好助我太多,袖只求舅父护送白前往阳城,觐见纪帝。”
诸侯军队无召不得入纪,只派张元,她不是很放心。
她不得不带着孩子离开凤凰台,不过是因为大宗伯站在公子鱼一边,在摄政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卡着宗室之礼,强迫公子白守陵,不让他继位,若白能受纪帝封赏,带着爵位回来,那大宗伯就没有理由了。
等公子白继位,那她就能理直气壮的借着他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