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渔的声音充满了温和,让太子妃心中的酸痛更加的厉害。
“你这样留在这里,会死的!”
她这样的对着沈渔说道,“你这个臭男人,装什么圣人,装什么救世主?
你才二十五岁,好好的活下去不行吗?
天下事情没有你还是会继续存在的,你看看含波,看看巧玉,她们把所有的未来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你却这样做,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她的眼泪大滴大滴的流了下来,今天父亲把她叫到了书房,告诉她,沈渔该走了。
一股寒风掠过了她的身体,她瞬间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些力量已经形成了共识,准备对沈渔下手了,当然也包括皇帝。
三个多月的讲课,无数的小册子印刷,让沈渔赢得了国子监、很多学者的好感和拥戴,也证明了他有能力解决大乾现在的危机。
他的中策,大家已经差不多听明白了,那就是大乾拿出一大笔钱进行赎买(这就是所谓大吴宝藏的来历,大乾是掏不起这个钱的),然后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把大乾多余的民众转移出去,而藩王、贵族可以海外建国,通过大量招收大乾人口扩充实力,而这个过程中,大乾能得到粮食、金银、香料等等无数的东西。
这是一副宏伟的蓝图,很多人听得心旷神怡,虽然其中有几个要点,让大家疑惑不解,但是大家相信,沈渔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就像是他留下了土豆等东西作为突破点一样,他也一定会能解决这样的事情。
很多情况下,一个庞大的帝国,如果有了奔头和希望,会绽放出无穷的活力,进行大的变革。
可是每一次变革,都会有人的利益受损,或者不想变革的人的存在。
这时候,真正主事的人,绝大多数,都会死的很惨,而没有根基的,年青的,一定是十死无生。
“我不走,我说过,我来的时候,就已经不怕死了,相信我,我有解决的办法的。”
沈渔叹了一口气。
拒绝了薛玉华的好意之后,又过了一周。
今天是休息日,沈渔并没有回到了宅子,而是去不远处戏院听戏。
今天有两场戏,一场是白蛇传,根据沈渔的口味和需求改编的剧本,现在风靡大江南北,另一场,则是杨家将之穆桂英挂帅。
观众们就喜欢一群漂亮的姑娘在舞台上跳来跳去,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