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确实是想要推行自己的学说。
论语中的一些话语,也确实是在写在孔夫子看来,上位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德行,应该实施什么样的治理措施。”
垂头丧气的宁韶猛然抬起头,没想到作为对手的顾云淮竟然会肯定他,赞同他的话!
宁旭也没想到,顾云淮竟然会肯定韶儿,而不是直接否决!
这等心性,确实非凡。
宁旭神色复杂。
顾云淮无暇关注他们,只说道:“因为没有注释,所以众人理解各不相同。
有很多人认可,‘民可使之由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的说法。
也就是驱使民众是理所当然,而不需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是一种相对方便的治理方法。
因为百姓愚昧无知,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不会提出任何的意见,只会执行,自然不会对政令的实施形成干扰。”
宁旭、县令、县丞、县尉等人都默默地注视着顾云淮。
这种解释确实更广泛,得到了许多读书人为官者的认同。
“很多人认同的,未必是对的!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这句话为何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好。”
顾云淮竖起一根手指,“第一,从孔夫子的思想主张来看。”
“无论是‘使民如承大祭’、‘使民以时’、‘养民也惠’、‘使民以义’;还是‘举善而教不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都表现了孔夫子爱重百姓、教化百姓的主张。”
“除此之外,还有一则对话可表其思想。”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意思就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赶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多了,该怎么治理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要是民众已经富起来了,又该怎么治理呢?”孔子说:‘教他们,施以教化。’
从对话里可知,孔子一直主张教化民众,而非不可使知之。这是第一点。”
“第二,从上位者的角度来看——”顾云淮顿了顿,没说愚民之术是平庸之人的选择,而是说:
“从上位者的角度来看,教化民众,民众知礼向善,有利于地方安稳。民众知廉耻,知礼仪,知好恶,人心向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山水蔚蓝天 作品《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第244章 怎敢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