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都封好了,又提笔给京师的亲朋好友写信报平安。现在不一样,现在他才八岁,八岁诶!对考生来说,这可真是缺大德了。考不过岁试不是很正常吗!像琼州那些地方因为属于海岛,路实在难走得很,提学官甚至懒得过去进行岁试,胡乱指派个地方官应付应付完事。文哥儿听说江浙这边这么方便,登时准备给家中叔伯也写封信回去。难得南下一趟,他说不准还能回老家看看呢!等到信写好了,他才发现自己在这边没有相熟的人,不知该找谁送信。这不是为他量身定做的绝妙官职吗!比起文徵明他们这些自少年时期就频繁参加官学考试的正经生员,他的考试经验着实少了些,基本都是在翰林院里打转,压根不知道外头的考试风向!真是太过分了!文哥儿听完文徵明的介绍,觉得这个一点都不难。即便松江那边文风不如苏州鼎盛,想给钱福这么个状元郎送信还是很方便的。一般来说是由提学官在省内巡考,走到哪儿考到哪儿,有时候甚至要耗时一整年。所以即使是本省内岁试时间也是不确定的,需要士子们自己多加关注。还是理了理思路才给他一一解惑,说是去苏州城不算特别远的,坐船或者乘车都非常方便;去南京和松江也不算远,算下来不过是一两百里的路途而已,只不过去别人家拜访得先打个招呼,不然跑过去后扑了个空岂不是不美?岂有八岁都没回过老家的道理!谢迁这位大先生临别前几天跟他传授了许多经验,要他务必多诈一诈这小子。现在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当提学官?吴宽性情温和,劝起人来也是娓娓而谈:“你平日里都是被我们考校,难道不想听听别人的点评?只是去试试而已,又不是要你一次考过去,多听听别人的指点没坏处。”这一个两个都是什么人呐,怎么可以这么对一个年仅八岁的可怜孩子!参加岁试是不可能参加岁试的,他还是个孩子!在给老丘的信里头他特别感慨了一下,觉得老丘这个琼山人能考出海岛可真是太不容易了。看看这些考官,从岁试起就开始歧视他们琼州,连去都懒得去!文徵明听了他的苦恼,笑着说道:“要把信送去京师不太容易,要在江南一带送信还是很简单的,各地都有人能帮忙带信。”文哥儿:?????听文徵明这么一说,文哥儿觉得很对,二话不说就取了纸笔提笔给钱福写信。吴宽见好就收没有多劝,文哥儿倒是真惦记起来了,转头询问起文徵明岁试是怎么个考法,他这个翰林秀才真的有资格去考吗?“知道了,这个绝对不能问。”走遍全省,到处考人!文哥儿一听,顿时有些动摇了。要是将来他憋足劲想去考个功名却败于考试经验不足,岂不是要遭人嘲笑?!这小子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