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年轻了。
不过近年来进士老龄化的情况倒是好转了不少,主要是刘吉这位刘棉花的绰号据说是一个屡试不第的国子监学生传出去的。
刘吉对此非常愤怒,当即向宪宗皇帝进言说以后考了三次考不中的人一概不录取。
这不就把那些屡试不中的考场老油条撵回家去了吗?
考三次没能上岸,意味着你从此告别大明公务员考试了,就问你害不害怕!
刘棉花干这事儿,也不知到底算好事还是坏事。
据传当时丘濬还是国子祭酒,也就是那位发明“刘棉花”绰号的学生的校长,刘吉一直觉得这事儿是丘濬指使的,没少明里暗里挤兑丘濬。
所以,丘濬和首辅刘吉不和。
和阁老王恕不和。
和阁老刘健还是不和!
另一位阁老徐溥虽然和丘濬没什么直接矛盾,不过丘濬年轻时曾经批评过范仲淹,而徐溥对范仲淹十分推崇(直接学着范仲淹搞族田族学帮扶族人)。于是丘濬与这位徐阁老吧,也属于话不投机的类型!
就,内阁成员没一个是他处得来的。
这人缘简直媲美总是被他拉出来鞭尸的王安石!
文哥儿并不关心大人们的事,他追着他爹问了一路“吃啥”“好吃吗”“有前几天的好吃吗”,很快跟着他爹抵达了礼部赐宴的地方。
他还没来过礼部衙门,忍不住左看右看,好奇地打量着礼部的布局。
等瞧见丘濬坐在公署里头处理公务,文哥儿立刻挣开他爹的手哒哒哒跑了过去,问丘濬看到自己惊喜不惊喜。
丘濬早从刘健那里得了消息,说是要给文哥儿添个座位。
由于这口谕是从刘健那里听来的,丘濬的想法就是不爽,很不爽。他瞧了眼一脸开心的文哥儿,教育道:“太早出头未必是好事。”
文哥儿一听这话就来劲了,立刻让老丘帮忙劝劝他爹,多讲点什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类的道理,别一天到晚要他学这学那,没学过老王写的伤仲永吗!
一提到减负问题,文哥儿话就多了,简直叭叭它个半个时辰都停不下来!
丘濬:“”
丘濬脸皮抽了抽,说道:“让你多学点,就是不希望你成为下一个仲永!”
文哥儿很是感慨地看着丘濬:“没想到您嘴上说不喜欢王安石,实际上却把他的文章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