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能感慨“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们钻起空子来真是奇思妙想不断。
想来再过个百八十年,寻常富商养个千八百“干儿女”都很正常。
只是到那时候明朝怕是要亡了——本来这些人可都是朝廷的纳税户啊,真成了私奴可就没朝廷什么事了!
想想看,今天你蓄一千,明天我蓄八百,大部分人口迟早变成达官贵人、豪强富户的私产,赋税徭役的压力全压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良民身上。
等这些良民扛不住压力开始卖儿卖女卖自己,大明顿时又添了一批新的私奴。
剩下的良民压力就更大了。
简直是恶性循环!
迟早要完!
即使是对天下安稳、百姓安乐有好处的好政策,想要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下去也太难了。
文哥儿还小,脸上是藏不住事的,想着想着他那小眉头就皱了起来,最后小小地“唉”了一声。
那么多牛逼人士都解决不了的大难题,他一个小孩子又有什么办法呢!
李兆先瞧见文哥儿一张小脸皱成了包子,不由问道:“是车上坐着不舒服吗?”
文哥儿道:“没有,我就是想到了别的事。”
他往李兆先身边挪近了一些,和他讲起了自己想到的恶性循环。
人有钱有权了不想事事亲力亲为,有错吗?那当然没有错的。
谁不想日子过得舒舒服服?这是人的本性,根本改不了的,像李东阳他们出门也不能不带人嘛。
所以,没救了,迟早要完!
李兆先:“”
#我的朋友怎么看都不可能才三岁#
#我以为你是觉得马车硌屁股,结果你居然在思考家国大事#
李兆先不是愚笨之人,他顺着文哥儿说的“恶性循环”思考了一下,越琢磨越发现这居然是个无解的难题。
除非太祖再世,强势打击各地的蓄奴行为,再轰轰烈烈地搞一次当年的“还婢于民”行动。
李兆先心情更复杂了。
他发现自己以前纠结的事情有点太小儿科,文哥儿提的这么个问题才真正让人想到头秃都想不出解决办法。彡彡訁凊
李兆先陷入全新的纠结之中,文哥儿却已经叹完气了。
文哥儿察觉马车驶出了长安街,很快扔开关于“大明迟早要完”的复杂议题,掀开车帘开始欣赏沿街的商铺